墨尘跟着门房来到乙字房,房间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张木床,一套桌椅,角落里摆放着一个衣柜。墨尘打开衣柜,里面叠放着几件崭新的儒袍,触手生温,质感上乘。他迫不及待地脱下身上那身现代装束,换上儒袍,对着铜镜一照,嘿,还真有几分古代文人的模样,只是那一头短发有些扎眼,好在门房早有准备,递上一顶儒巾,墨尘学着记忆里古人的样子束好头发,整个人瞬间焕然一新。
“墨先生,小的带您去膳堂用膳。”门房微微躬身,语气恭敬。
墨尘点头应下,跟在门房身后,一路上左顾右盼,好奇地打量着学院的景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池沼相映成趣,小径旁繁花似锦,蝶舞蜂飞,处处透着古朴雅致。行至膳堂,只见一众学子正井然有序地排队打饭,饭菜的香气扑鼻而来,墨尘的肚子适时地咕咕叫了起来。
“墨先生,您请这边。”门房引着墨尘来到一处单独的桌案前,不一会儿,便有小厮端来饭菜,两荤两素一汤,荤素搭配得当,色泽诱人。墨尘也不客气,大快朵颐起来,饭菜的味道竟比他想象中还要好,没一会儿,桌上的饭菜便被他一扫而空。
用过午膳,墨尘回到房间,本想小憩一会儿,可一想到下午还要给学子们上课,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竟真的在古代当上了夫子,紧张的是怕自己露馅,毕竟肚子里那点墨水,在这古代可不够看。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索着下午上课的内容,突然灵机一动,既然学子们爱听故事,那不妨接着上午的《西游记》讲下去,再穿插一些简单的道理,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达到授课的目的。
下午上课的钟声准时敲响,墨尘深吸一口气,稳步走进教室。学子们早已端坐在座位上,见墨尘进来,纷纷起身行礼:“夫子好!”声音整齐洪亮,充满朝气。
“学子们请坐。”墨尘微笑着示意大家坐下,“上午我们讲到石猴自告奋勇钻进瀑布,寻找泉水源头,大家还记得吗?”
“记得!”学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石猴钻进瀑布后,又有怎样的奇遇呢?”墨尘故意卖了个关子,目光扫过台下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这才继续说道,“那石猴穿过瀑布,竟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有一座铁板桥,桥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大喜,忙带着其他猴子进洞,从此,这水帘洞便成了他们的家,石猴也因率先发现此洞,被众猴拜为猴王。”
学子们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墨尘,仿佛被带入了那个神奇的世界。墨尘见状,话锋一转:“猴王在水帘洞逍遥自在,可他并不满足于此,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学子们纷纷低头思考,片刻后,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手说道:“夫子,是不是因为猴王想学习更多的本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这位学子说得很对!”墨尘赞许地点点头,“猴王胸怀大志,他不甘于在花果山虚度一生,于是漂洋过海,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灵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师为师。在祖师门下,猴王勤奋好学,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成为了一个本领高强的神仙。从猴王的经历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要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能安于现状,要有远大的志向!”
“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
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积极踊跃地发言,墨尘满意地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就在墨尘沉醉于学子们积极回应的氛围中时,教室后方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他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锦袍、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男子面庞方正,眼神深邃而锐利,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课堂上的一切。
“这位是?”墨尘心中暗自疑惑,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原本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学子们纷纷起身,毕恭毕敬地行礼:“王大人好!”
墨尘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想必是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心中不禁有些紧张,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儒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