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春天翩然而至,山水市海事处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盎然春意。在这一年里,季元和他的同志们以超乎寻常的热情与毅力,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们将“人命关天,安全永远第一”的理念深植心间,秉持“宁为安全操碎心,不留隐患害人民”的坚定信念,不断夯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一系列制度得以健全完善,涵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通航秩序严格监管、船舶管理精细审核、船员分级精准培训、隐患整改全程跟踪、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强化、海事安全预警及应急反应机制优化等各个方面。同时,针对辖区水域复杂多变的特点,精心雕琢相应应急预案,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面对监管过程中接踵而至的矛盾与困难,他们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知难而进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拼搏的干劲与勇往直前的决心。凭借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炽热的事业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从细微之处着手,对安全隐患绝不姑息,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也当作重中之重来处理。全年累计查处安全隐患65起,坚决取缔不合格渡口13道。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不仅又平稳度过了一年,在其他方面也收获颇丰。
山水市政府虽未如季元所设想的那样,将海事处直接转变为水上警察,但安排了两名警察协助海事处开展水路安全隐患查处工作,并由海事处依据实际工作表现出具考核意见。至此,山水市水上安全管理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海事技术把关、警察依法处罚、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良好格局。这一局面得来殊为不易,自此,山水市水路安全隐患发现容易但处罚落实难的历史彻底终结。由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得以切实执行,违法行为显著减少,安全隐患也不再像以往那般突出。
在季副市长的积极呼吁下,伏市长承诺的25万元水路安全基金在年前纳入了预算,5万元定金也全部预付到协议的船厂,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为解决横渡船破旧不堪的难题提供了关键资金支持。政府出资为库区群众建造新船,这在季元近20年的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历程中尚属首次。同年5月1日前,16艘10客位的标准客渡船正式投入义渡渡口使用。这些崭新的横渡船,宛如水上的诺亚方舟,稳稳穿梭在库区水面,为群众出行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看着焕然一新的横渡船,库区群众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对水上交通安全也增添了更多信心。库区群众始终铭记着季元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与功劳。
季元心里清楚,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季健强副市长以及交通局、安监局的领导们。作为分管安全的副市长,季健强深知水上交通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多次亲赴库区,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每一次踏上库区的土地,他都能深切感受到肩头那沉甸甸的责任与压力。从调研中,他深刻领悟到山水市流传的“东边的山,西边的水,搞得不好要出鬼”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内涵,精准算出了“山水市水上交通一旦出现事故,在政治上将会一败涂地,经济上将会倾家荡产”这两笔沉重的帐,成功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尽管棘手的“四无”困境尚未完全摆脱,但市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人、乡镇政府领导以及海事处全体人员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着重落实乡镇政府以及交通主管部门(即海事处)各自的责任,将安全责任层层压实,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力度,确保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他们深知,唯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水上交通安全的严峻局面。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从多个维度发力,全力解决实际难题。
7月1日,海事综合楼正式交付使用,乘客的候船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从此,乘客们再也无需在风雨中或烈日下苦苦等候船舶的到来与返航。省海事局一次性批准了陈林水库5艘标准船舶的改建项目,船舶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乘客的乘船环境进一步优化,坐在船上既安全又舒适。
尽管山水市水上交通安全局面已有明显好转,但季健强副市长、交通局海事处并未满足于此。他们高瞻远瞩,审视全局,深知要彻底改善水上交通安全状况,绝非一朝一夕的阶段性整治所能实现。这需要从根本上提升船舶整体质量与安全性能,从精心优化船舶建造工艺、全面更新船舶设备,到全方位强化船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构建起稳固而系统的水上安全防线。
在此期间,季健强副市长全力推动《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明确乡镇政府在库区船舶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主体地位,着重强调属地管理责任,并将船舶安全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调动了乡镇政府管理船舶安全的积极性。每年春节期间,船舶超员超载现象屡禁不止,他总是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公安、交通、安监及乡镇政府领导,前往重点码头,实地检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对于严重超员的船员,严格依规进行处罚与教育,有力推动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2006年底,章局长如愿晋升为人大副主任,朝阳寺的镇长书记也另有任用,黄副局长荣升为新一届交通局长。交通局副局长直接提升为局长,这在山水交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季元和其他交通人也为此感到些许欣慰与自豪。黄局长到任后,带着安全科长、季元一同前往朝阳寺调研,当场决定拿出2万元船舶建造资金,朝阳寺政府也积极响应,拿出1万元,两位船主筹集了3万元。船厂按照图纸新建了2艘客渡船,至此,海事处日夜忧心的朝阳寺不合格船舶全部被取缔。
海巡艇进行了全面修缮,从内到外焕然一新,还增添了一套空调设备,并且成功组织了三次应急救援演练。海事处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坐在办公楼内,水城码头的船舶进出情况尽收眼底。他们还计划引入“电子眼”,对水城码头现场进行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