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穿越历史>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三十四章 良辰美人花烛,佳人洞房等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良辰美人花烛,佳人洞房等你(1 / 2)

......

公元196年,建安元岁,新正初临。

寿春满城尽是红绡,静待佳人来赴,百姓皆有喜色,为那袁公来贺。

自去年正月那一遭,人都说是玉玺,它归了天命。

袁公竟脱胎换骨,不再使他们受苦。

先轻摇,后薄赋,阎象手里那柄剑,专斩那贪官污吏!

后远赴江东除贼,袁公率大军而回,一战平定八十州,不忘我等小民。

先租田于百姓,又削了苛捐杂税,奖励耕种能封爵,万姓都传他的名!

出征时是五万兵,家家户户来凑,非愿生离死别,却因习以为常。

到归来竟是十万,各家子弟犹在,衣锦还乡升了爵,只道是袁公厚怜。

虽大雪难消,这心中自是火热,看辞旧迎新又一年,那今岁定是丰年。

童谣在各地传唱,代汉者当为涂高!

袁公啊!今朝良辰吉日,我等为您道喜:

“愿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

于江淮两岸,各郡各县百姓都在自发传唱,他们张灯结彩,既迎新年,同贺袁公新婚。

袁术也将迎良辰,纳乔家二女为妻妾,万民向寿春宫道喜,群臣悉来恭贺。

孙策玄甲缀红缨,金盔簪缨系彩绦,于宫门前长立,代为义父迎客。

琼楼玉宇寿春殿,皆以蜀锦缠梁,朱幡垂垂摇落,千盏宫灯夜放。

那阎象持着红笺,操办婚事诸礼,只听他高声在唱:

“一拜天地!”

袁术携二女共拜天地。

“二拜皇恩!”

因高堂长辈尽殁于洛阳,袁术遂与二女遥拜北方逃难之中,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天子。

“夫妻对拜,举案齐眉。”

袁术同二女对拜,礼成结发为夫妻。

等他与来宾、群臣饮酒尽欢,宾主离席之际,孙策深望他的背影,悄然跟上太史慈。

“今义父大婚,策心中欢喜未觉尽兴,子义可愿随我往府上共饮至天明,为义父贺之。”

孙策久闻公瑾所言,要他暗中结交袁营忠义之士,以待时局有变,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脱离袁术掌控。

无奈被盯得太紧,始终无有机会,今次袁术大婚,他正好借此为名,发展他的第一位忠义之士。

选择目标之时,他当即想到太史慈,首先慈乃败将,因刘繇性命而被逼降,想来心中对袁术应也谈不上忠心。

再者曲阿城外一战,子义马踏火海破阵突围,手中长枪血犹腥的一幕,他深为倾慕,至今日仍不曾忘。

......

太史慈不知孙策别有所图,既是袁公义子相邀,他哪有不肯的?

“伯符公子有请,慈安有不去之理?”

孙策闻言暗喜,只当太史慈对他也有好感,如此或可晓以大义,与之同谋大事。

......

月光在青石板上为霜,孙策一路踏着月痕,迎太史慈入得家门。

他月前新纳的夫人袁氏,早已闻讯安排下人,为他们布置宴席。

孙策不喜这段婚事,无奈母亲几次相劝,他即生为孙家子,当为孙家牺牲,天下世家皆如此,他又岂能例外?

不过他到底为人豪迈,亦非迁怒妻子之人,袁氏更为高门女,操办家事贤良淑德,因此二人成婚以来,倒也相敬如宾。

......

孙策领太史慈及至府中,与袁术处常喜烛光明灭不同,他这里灯火通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