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卡审核了,卡了三个多小时没放出,听群里说最近审核挺忙的,有些人被卡了一整天,先更新下一章吧,放出来义父们再翻回去看好了)
两人正在闹着,这时许承安突然听到了由远而近的脚步声:“有人来了!”
厂长办公室建在远离生产厂房的区域,位置比较特殊,平时员工都不会从附近经过,肯定不是无意路过,而是找自己有事的。
施秋晴知道他听力敏锐,连忙放开揉着他颈脖子的手,装作故意收拾东西的样子。
果然,下一刻厂子门卫就走到办公室门口:“厂长,邮电那边的工作人员来了,说是过来装电话的!”
许承安精神一振:“很好,我这就岀去!”
加工厂正式建成开业后,他就向邮电那边申请了装一台电话。
别看后世人手一台手机,然而在通信极为落后的80年代要装台座机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拿沧城这边来说,初装费两千大洋,工料费三百,再加个副机七百,总共三千,一般人根本承担不起。
这还不是安装费最高峰的时候,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装一部电话花五千甚至八千都是可能的,直到2001年,受到手机的冲击,座机初装费才取消,上一年还得两三千块,属于49年入国军,装的都拍大腿。
而且,83年就算你个人再有钱,邮电也不安装,只装单位和村集体,此外除非是有一定规模的工厂,才有可能申请到,小作坊都不鸟你。
改革开放前,除了邮电局和单位集体基本没有电话,私人电话要地市级领导以上才有资格。
80年以后逐渐放宽到县处级和街道的公用电话,普通百姓不看级别可以安装,但最先开放的是大城市,沧城还不行。
许承安的加工厂属于中型工厂,这才成功申请批下,又等了一个多月,邮电的安装人员总算过来了。
在厂子见到了邮电来人,许承安上去就每人先递了根小中华:“麻烦几位了啊。”
得知他是厂长,见面就分好烟,邮电的人也还客气:“许厂长,这电话你打算装到哪里?”
许承安早有打算,毫不犹豫道:“主机装我办公室吧,副机装副厂长办公室!”
把几个邮电的工作人员带到厂长办公室,他们讨论了一下,便开始布线了。
到了中午,正副两台座机终于装好了,工作人员调试了下没问题,便把号码给了许承安,还是个五位数的号码,因为座机数量实在太少了。
像四九城的电话号码,80年代才把前面的局号从一位数升级到两位数,号码总数从五位数升级到六位数,沧城这种小地方自然没那么快升级。
差事完成了,几个邮电的工作人员便告辞,许承安挽留他们吃个午饭,不过被推辞了,说是还有其他事要忙,于是也就没有勉强。
看着那个电话,施秋晴好奇问道:“安装这电话机得多少钱啊?”
许承安道:“连副机和工料费总共三千。”
“好贵!”施秋晴咋舌:“那打电话呢?”
许承安想了想:“一分钟几毛吧,长途得一块多,两边都得收钱!”
施秋晴错愕:“两边都得收钱的话,那加起来每分钟不是得两块多?”
打个长途,随便两三分钟很多人一周的工资就没了,她是绝对舍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