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25日17时20分,季元裹挟在人流之中,脚步匆匆地迈出山水市人民政府多媒体会议室。他一边快步前行,一边迅速掏出手机,拨通了海事处副主任范江平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他语气急切又沉稳地说道:“江平,通知薛松和高贵,晚上七点半在海事处开会,传达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一个都不能落下。”安排妥当后,季元转身坐上了水城镇分管安全的白向东副镇长的面包车,朝着位于山水市以西30公里处的水城镇疾驰而去,山水市地方海事处就坐落在水城镇北的陈林水库坝堤旁。在行驶的车上,季元又拨通了在市内上班的妻子的电话,带着一丝歉意说道:“老许,散会后我直接回单位了,今晚就不回家了。”
季元,季元,41岁,担任山水市地方海事处的主任已有12年了,他身形高大,黑红的脸膛彰显着常年在外奔波的痕迹。自踏入工作岗位起,他已在山水市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领域深耕了20个年头。刚刚结束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让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会上,通报的几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每一起都如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去年,全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110多起,死亡人数高达2500多人。季元本就是个急性子,加之亲身经历过山水市1983年1月30日那场惨绝的水上重大交通事故(亦称“筲萁湾重大事故”),此刻,当听到国家安全监督总局负责人通报一起起事故时,他只觉触目惊心。他在心中暗自思忖:仅仅一起事故,就致使如此多鲜活的生命消逝,那该有多少家庭因此失去亲人,变得支离破碎啊。作为一名基层海事管理人员,他愈发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
20多年前,季元在陈林交通管理站工作,主要管理寥寥无几的“解放牌”“南京嘎斯”和乡镇道路上的拖拉机。当时的陈林公社位于一个有着50多平方公里的大二型水库的下游,库区河汊纵横,交通一直非常不便。当地群众流行着“宁隔百里远,不隔一道河”。随着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陈林水库周边的村民喊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口号,利用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简陋木船在陈林水库开展水上交通运输。一时间,库区的大小河汊里,随处可见简陋的机动船往来穿梭,库区周边时常可以听到“笃笃笃”马达声,封闭的库区里,束缚百姓的出行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放”。然而,船舶破旧不堪,船员忽视安全,运输毫无秩序,作为新兴事物,根本无人管理,民众也毫无安全意识。用一句不敬的“无知者无畏”确实非常的贴切。
距离除夕还有12天。这天一大早,朔风凛冽,寒气袭人,池塘水面结着薄冰。季元刚洗漱完毕,正准备去大坝上晨练。一名船员匆匆推开季元的寝室门,急切说道:“小季,昨天下午筲萁湾翻船啦,估计死了几十人,河面上全是尸体和物品!”
“怎么回事?你慢慢讲。”季元心里猛地一紧,腿肚打颤,焦急地问道。
“今天早上,我开船载着乘客去麻坪赶集,行至筲萁湾水域时,看到水面上无名岛那边漂浮着好多尸体和装着萝卜的蛇皮袋子,有一条船倒扣在水面上,吓死人的啊!我估计是昨天下午从这里赶集后回家的船,还不知道具体是哪里的。我现在要去陈林公社,给公社领导说一下。”这名船员在寒冷的冬日,棉袄却敞着怀,额头上还冒着汗。他一边说着,一边朝着陈林公社的方向快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