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都市言情>贵妃当道> 79.值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9.值得(1 / 2)

待莫兰穿好衣服,已是午时。

清秋早已吩咐宫人将饭菜备好,莫兰没有胃口,只喝了半碗鸭肉竹笋清汤,就搁了碗。赵祯道:“你想吃什么,再让司膳司做去。你早上也未用膳,仔细饿伤了胃。”

莫兰道:“就是不想吃。”又笑道:“呆会出了宫,我们直接去郡公府可好?”

赵祯漱了口,道:“听你的。”

郡公府前扎了灯棚,挂了千百盏花灯,连日灯火不熄。楚子夫早早候在大门处,跟家里只说是朝中同僚,旁人也并未起意。莫兰穿着梨花白素锦棉袍,系着素白的马面裙,虽是极为淡雅朴素的样式,用的布料却是顶好,十分柔软舒适。

她戴着风帽,将大半的脸遮去,赵祯从马上将她抱下来,在她耳侧轻叹了口气,道:“你重了。”

莫兰斜睨了他一眼,倒并未计较。楚子夫连头也不敢抬,领着两人从正门进了,绕过花园,穿过长廊,至自己书房,方行大礼。

房中烧着地龙,烘得极暖,又另设了几只错金玛瑙熏笼,里面烧着上等银炭,有光而无焰,红艳艳的燃着。

莫兰取下风帽,露出芙蓉玉面,道:“快叫母亲和莫愁来。”

楚子夫闻着魂牵梦萦的淡淡香气,并不敢直视,低头应道:“是。”正要退出门去,却听赵祯说:“朕也出去避一避,免得你们说话不自在。”

因是子夫独自住的小院,亦甚少有旁人来。

他将不紧要的下人均打发了出去,只留了几名贴身婢女在院里伺候。他早安排莫愁与姨母在旁侧小屋中候着,只需使人去叫。

赵祯往后花园中走了几步,方问:“莫兰从前住在哪里?”

子夫微微一愣,指着几株秃枝掩映的小屋,道:“在那边。”

待渐渐走近了,方见屋前有一方小池,装着满池清凌凌的水。池边有几座假山,山后种着几株寒梅,暗香疏影,临寒独放。

有几名青衫婢女正在花下玩闹,见有人来,忙正了色,躬身请安。

子夫挥了挥手,众人就一哄而散,全不见了踪影。赵祯笑道:“这里很清雅幽静,合莫兰的性子。”一转脸,瞧着子夫道:“离你院子倒是相近。”

子夫脑中轰隆一响,生怕赵祯误会,忙道:“臣先前并不住后院,成婚后方搬进来。”赵祯并不回话,子夫也不敢瞧他脸色,只随在身后慢慢挪步。

两人闷声走了半会,冬天日短,天已阴沉沉的压了下来,因官家是微服,又是到自己府上,子夫甚是忐忑,遂小心道:“官家,外头天冷,不宜久呆,不如回厅中暖和暖和。”

赵祯知他心事,亦不为难,只道:“甚好。”

莫兰虽有满腔的话要说,却也知道克制,瞧着天色已晚,就与母亲莫愁道了别,由婢女领着去前厅寻赵祯。

苏且和立在廊下相候,见了莫兰过来,忙道:“老爷,该回家了。”

待回到宫中,天已擦黑。

莫兰本是悄悄儿出的宫,如今回来亦是静静的。清秋早在廊下翘首以盼,见莫兰回来,悬着的心才放下,连忙将她迎入屋中,取了风帽,换了寝衣,用热毛巾拭过脸,又呈上晚膳来吃了,方道:“才人刚刚出去不久,张婕妤和李美人就来了。”

莫兰心里一紧,忙问:“你怎么回的?”

清秋替莫兰卸下朱钗,口中道:“我说娘娘头疼,正躺在榻上休息,不宜见客。”

莫兰点点头,又问:“蕙馥苑如何?”

清秋撅了撅嘴道:“想来是极热闹的,官家赏了许多东西,德妃又亲自从尚宫局挑了宫人送去,尚美人很是得意呐。”停了停,又说:“娘娘这月没有见红,胃口也不好,该请御医过来诊断诊断,许是……”

莫兰从妆盒中挑出一枚鎏金碧玉朱钗,正左右端详着,懒懒道:“此事休得胡言,过几日瞧瞧再说也不迟。”

第二日赵祯在福宁殿看书,廊下有内侍唤:“官家,清河郡王求见。”

赵祯忙放了书,道:“让他进来。”

因八贤王病卧于榻,赵庆衣不解带随侍身侧,官家听闻,特下了旨意,令节时不必来宫里请安。赵庆穿着朝服,亦是恭谨有加,先按着规矩行了大礼,方坐下,道:“官家近日龙体可安好?”

赵祯笑:“你倒不必操心朕,皇叔可大好了?”

赵庆道:“皇恩浩荡,这几日可下床走动,精神也好,一日里倒能好好吃上半碗饭。”

赵祯欣慰道:“朕也放心了。”又问:“夫人可入宫了?”

赵庆回道:“已去德妃娘娘那里请安了。”又跪下道:“臣除夕也未能入宫给官家请安,请官家治臣大不敬之罪。”

赵祯起身亲自将他扶起,道:“皇叔寝疾,你躬亲服侍,何罪之有?”

赵庆道:“谢官家恕罪。”

有宫人捧上茶来,两人正叙着旧话,忽听内侍急急道:“官家,旼华公主来了。”话还未落,旼华已然掀帘闯入殿中,嘴上道:“六哥哥,我做了饮子……给你尝尝。”说到后面几字,语气陡然落了下去,她直眼瞧着赵庆,像是几百年未曾见过一般。

赵庆痛楚难当,只是当着众人不好表露,强颜欢笑道:“公主万安。”

旼华愣了愣,随即浮起浅浅笑意,道:“六哥哥既有事,旼华先告退。”

待旼华去了,赵祯终是放心不下,顾不得赵庆在场,朝外唤道:“苏且和。”

且和入殿,赵祯道:“你去跟着旼华公主。”

当日旼华寻死之事,赵庆也有所耳闻,亦是撕心裂肺。只是自己成婚已久,当着官家的面倒不敢失仪,遂强装出一副淡淡模样,当做未有察觉。

旼华从小千娇万宠,任谁的话也不听,发起火来,连整个后宫也要抖上几抖。她从殿中退出,心里烦闷,将仪仗斥责开来,自己独自穿过御花园,往偏僻的宫室闯去。行至一片松林中,如针般的枯叶满地,有风吹过,听得松涛滚滚。

有宫人偶从此处经过,均被她喝得远远,赶命似的跑了。若大的林子,只剩她一人立在其中,天地寂静,松香扑鼻,似有什么忽然盈入了心底,扑在空荡荡的胸上,她深深叹了口气,眼泪就滚了下来。

许是因为天地广阔,又只有她一人的缘故,只觉身上包袱通通放下了,竟能畅快的痛哭一场。从出生起,她就什么都有。要什么,只要手指勾一勾,就有人自动奉上前来。清河郡王是她爱上的第一个男人,在还未分清男人女人,还不知道天伦人伦之前,她就爱上了他。

她以为,勾一勾手指,他就是她的了。

很久以后,她才知道,自己一辈子都只能远远的瞧着他,半分也不能再靠近。

也不知哭了多久,心里竟生出浑身畅然的感觉。天空忽然飘飘扬扬的洒起了雨花,她抬起头,看着雨丝从天而降,落得她睁不开眼睛,心反而沉静下来。

她就那样站在雨中,知道该找个地方躲,才不会淋湿衣服,可是她却一动不动,只是站着,仿佛要站到天荒地老。

眼到之处忽然出现几只红梅,再一看是纸伞上的画。

她回过头去,是清俊威武的面容,只听他轻轻道:“要生病的,跟我回去吧。”那声音好像有蛊惑的力量,让旼华不容反驳。他替她撑着伞,自己却站在雨外,两人缓缓往前走着,心思各异。

她穿着大红底子缕金牡丹缎面长袄,立在青松之中,像是盛开极妍的蔷薇,虽是满身皆刺,却异常的柔软动人。平日里无论她如何张牙舞爪,在苏且和心里她却一直都只是为了心爱之人跳入御河的平常娘子。那日他从御河中将她救起,她像只小猫般缩卷在自己怀里,瑟瑟发抖,气若游丝,着实令人疼惜。

仪仗早已寻了过来,有宫婢拿着月华底绿萼梅披风,上前要替旼华裹上,却被斥道:“我不爱这些。”

且和见她湿了半身,不禁有些逾越,接过披风亲手替她系上,道:“你也该让官家省心些。”

旼华倒似被说动了心,乖乖站着任他伺候。

将公主送至绯烟殿,且和正要告退,只听旼华道:“你衣服都湿透了,回去先换衣衫。”她的语气温柔又亲切,与平日大不相同,使得且和微微一顿,随即才道:“谢公主关心。”

待回到福宁殿,又有绯烟殿的宫人送了姜汤饮子过来,说是公主赏赐。那宫人亲眼瞧着且和喝了,才回去复命。

自尚美人复宠,宫中妃嫔皆爱往蕙馥苑去,临冬倒不计前嫌,来着不拒,通通闲话一番。赵祯对她亦是极为看重,日日必去瞧她,且对饮食膳药等均要亲自过目,以保万无一失。

德妃更不敢怠慢,每日都遣人去给尚美人请安,问其所需所想之物,宫里有的,总先拨给她用,宫里若是没有,也紧赶慢赶的从外边弄了来,只求她舒心。

一时间,风光无两。

这日,赵祯宿在沉香殿,天还未亮,已有内侍在廊下叫起。他十二岁登基,少年成帝,随着太后早朝惯了,每日皆在卯时起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