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皇城内不同的司署进入的标准有所不同,一些闲司门禁形同虚设,但像中书、门下这样的要司,若无引见便极难进入其中。
东都御史台位于皇城内天街西侧第一排,进了端门便可望见。这里同样也属于皇城要司,河南府官至此难入,只能在官廨外告明来意,等待通禀召见。
御史台直堂中,长官崔隐甫正埋首于案牍之中,面前书案上堆满了卷宗,案旁还有满满的几笼筐也都是卷宗。
这些卷宗都是近年来御史台所记录有关中书令张说及其亲信人员的事宜,崔隐甫不厌其烦的将这些卷宗再作翻看,期望能由中发现什么新的人事线索,以至于其他的案事都推在了一边。
日前他联合两名中丞,主动向中书令张说发起攻击,虽然令张说身陷囹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却又逐渐发生了变化。
尤其今早朝堂上张说的兄长左庶子张光直接当着圣人和百官的面割耳鸣冤,不只令朝士们大受震撼,就连圣人的态度都有所转变,据说在午后甚至还派遣渤海公、内给事高力士出宫前往张说府上探视。
这一情况的变化自然让崔隐甫忧愁不已,他自知张说其人党羽众多且睚眦必报,一旦此番不能将其人彻底斗倒,待其缓过劲儿来,后续便会有着无穷的麻烦,更甚或胜负相易。
所以眼下的崔隐甫是迫切的需要发起一轮新的攻势,绝不能让张说就此逃脱出去。可是之前发起的攻势都已经是蓄谋多时,仓促间也实在难以找到新的进攻点。
“河南府官来此告讼?胡闹!他府中难道没有官员处理讼务?”
当听到吏员进奏河南府官员在外求见,崔隐甫顿时一脸不悦的说道,但很快便抬起头来,疾声问道:“有人讼谁?入讼燕公?快、快将人引入!”
很快那河南府官员便被引入堂中,将周良之子入讼张说一事道来,只是当崔隐甫问起详情时,他却也说不清楚,毕竟那状纸还在府尹张敬忠手里并未公示。
崔隐甫这会儿是一点可能都不肯放过,当然也想不到有人要借此将他引诱出皇城去,于是连忙吩咐吏员通知御史中丞李林甫留直署中,自己则匆匆离开御史台,与前来报信者一起往河南府而去。
当崔隐甫离开皇城,策马往天津桥南飞奔而去的时候,张洛正蹲在皇城左掖门附近的长街对面树荫下,跟别人玩一个认人叫名的游戏。
“那是宋国公李令问、给钱给钱!那是御史杨汪……还有、还有,御史大夫崔隐甫。再来、再来……”
一个身穿缺胯袍、挽起袖子露出半条花臂,面相有些油滑的中年人一脸兴奋的指着远处端门那里行出的高官,嘴里不断的喊话介绍着。
张洛乐呵呵的将几十枚钱点给这中年人,口中笑语道:“老兄当真见多识广,这么多在朝公卿竟都辨识得出,当真佩服佩服,在下输的心服口服!”
“只是认得几个官人又算什么!可惜东都终究不是咱们五坊好汉地界,颇多人事不便,来年若往长安去,带你周游王侯之家也不在话下!”
那中年人将几十枚钱反复的点来点去,眉开眼笑的说道,很快便又皱起眉头:“你这少了一枚钱,我记得清楚,还有许公苏颋方才也行过!”
“是我忘了。”
张洛直接掏出两枚钱来抛给这个要在长安带自己周游王侯之家的街溜子,直叹这长安老地道儿比自己还能吹牛比。
这家伙但凡能进得去一个王侯之家打秋风,都不至于蹲在这里大半天、眼都瞪直了,只为在自己手里搞点钱花。
他是在走出清化坊的时候,遇到这个自称扈从圣驾东封的五坊好汉在街上吹牛,便用言语相激,让这个街溜子跟自己转到皇城南边来认人,认一个给一钱。
大唐规定官员若非有什么特殊原因,都要乘马或者骑驴通勤,所以那些出入的官员辨识起来倒也方便。这五坊好汉倒也不是在吹牛,还真的认识不少官员,顺便把张洛不认识的崔隐甫也一并给指出来。
“好小子,倒是爽快。可恼我今日时气不佳,须得本钱再博翻本,今日无暇同你细话。来日到了长安,只需寻我鹞坊刘直刘十六,引你游遍京畿,醉卧平康坊北里!”
那人将钱都装进口袋里,然后又拍拍张洛的肩膀,一脸豪气的说道。待听到宵禁街鼓响起后,他便快步往洛北清化坊飞奔而去,担心被阻在坊外,来不及去斗鸡翻本。
而张洛也从树荫下走出来,沐浴着夕阳洒落的光辉,直往端门所在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