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将近傍晚时分,一驾简便的马车驶入到了河南府廨所在的宣范坊中,车停之后周朗便从车内下车,交付车钱之后,他又低头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直往河南府廨大门走去。
府廨门前几名府吏持杖而立,有些无聊的打量着街上过往行人,很快便有人留意到了向此而来的周朗,便低声向同伴呼喊道:“快看,那不是周录事家儿郎?这小子、这小子行过来了,他怎么敢?”
府内众人对于周良一家的遭遇早已知晓,作为最底层的吏员,这些人倒是不怎么担心或会因为洛南水患频生而遭受责罚,因此对于周良一家也都有些同情。
此时站在最外间一个府吏还举起手中的木杖,遥遥一指周朗并作呵斥道:“那儿郎勿再入前,小心受刑!”
周朗对此呵斥充耳不闻,仍是一路直行的来到府廨门前,这会儿门前几名府吏就算想视而不见也不行了,只能持杖入前将周朗给包围起来,其中一个还低斥道:“周氏小儿来此作甚!既然外逃,你又何苦……”
面对几人的围堵,周朗全无畏惧,只是高高举起手中一卷状纸,口中则大呼道:“某今入府,非为家事,乃是状告当朝显贵纵容家奴为祸乡里,并有同党投书铜匦、奏达天听!你等官人难决此事,速告主事上官,休要拦阻,以免自误误人!”
众衙役本想将周朗拿下后直投入监中,听到他这番喊话之后,脸色却都一变,分出两人入前将周朗控制起来,另有一人上前,劈手抓过周朗手中的状纸然后便匆匆入府禀奏。
此时府前的喧哗也将府内其他人都吸引过来,尤其是一些府官在听到罪官周良之子主动来投,也都有些做贼心虚的凑上来想要一探究竟。
周朗被扭送入府,视线在这些闻讯赶来的河南府官吏们脸上一一划过,这当中不乏他所认识之人,而每一个人又都有可能参与到对他父亲的污蔑和迫害中来,这让他心中愤怒至极。
河南尹张敬忠连日来都为洛南洪灾汛情忙得焦头烂额,当得知在逃的罪官周良之子已经归案,但却并不认罪,反而狂言要讼告权贵,心中自是恼怒不已,而在将府吏递上的状纸匆匆扫过一遍后,脸色顿时变得异常严肃。
他甚至都等不及府吏将周朗押送入堂,自己先从堂内匆匆行出,见到府员们纷纷凑过来,张敬忠满是不耐烦的将众人斥退,然后才又来到周良面前疾声道:“周氏小儿,你所诉讼之事是真是假?有没有证据?”
周朗虽然只是一个寻常少年,但在遭受家变之后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性格变得越发坚毅,并没有因为府尹官位高便心生畏怯,闻言后只是望着对方沉声道:“张燕公名满天下、权倾朝野,若无确凿证据,小民怎敢诬告!只不过此事干系重大,使君新官上任、乡事少知,恐难为断。
前任大尹崔大夫知此颇详,今司宪台,正宜断事,请使君速速着员进告前府尹、今已入朝的御史台崔大夫,小民才敢将事袒露!”
“放肆!你父周良任性行事,凿穿堤堰,致成洛南水患,其罪深矣,虽死难恕!你逃窜于外,本已不法,如今还敢入府哗闹、谤伤大臣,府下所置诸刑,正为严惩尔类刁顽狂徒所设!”
张敬忠听到这小子竟然如此轻视自己,心中自是愤懑不已,当即便要让府员们对这小子用刑。
若是平时,周朗自然不敢这么大胆,可是如今他已经豁出去,哪怕府尹官威大作也根本惊慑不到他,只是又大声道:“使君是打定主意要舍弃公正,为张燕公家遮掩此番罪恶?即便是当下便要将我屈打至死,难道就不担心府中其他人揭露此事?”
“什么?这小子竟要状告张燕公?”
周遭刚刚散去的众人听到这话后,便又都快速聚集回来,瞪大眼向此张望着。
虽然朝堂上的顶级争斗距离他们都太远,但是对于这些事情也都有所耳闻,尤其此番攻击燕公张说的御史大夫崔隐甫便是前任河南尹,更让这些河南府官员们多了几分参与感。
“你胡说什么!我岂有此意,只是你所言不能尽实……”
张敬忠闻听此言后,脸色也是顿时一变,忙不迭摆手否认,他在下属和治民面前固然是威风凛凛的河南尹,但是对于那种顶级的朝堂政斗也是不敢轻易干涉,更加不敢随便站定立场。
尤其眼下府中还有许多崔隐甫所提拔起来的故吏,今日府内发生的事情,可能不久后都会一字不漏的传到崔隐甫那里去,他自然更加不敢背负一个包庇张说的嫌疑。
尽管心中恼恨此子对自己的轻视,张敬忠也自知这件事不宜关起门来私自处置,于是便又喝令道:“速取重枷将此徒锁于厅前,再着员速往宪台禀告崔大夫,请其决断。”
这么做固然是让他倍感屈辱,但洛南水患频生、朝廷有司还未有定夺,已经让他忧虑焦灼,眼下更加不敢卷入到其他严重的人事纷争中去,对于这样的麻烦还是不要沾手为好。
随着他一声令下,当即便有人自告奋勇的走出来,着府吏牵出快马来往皇城去将相关事宜奏告御史大夫崔隐甫。
皇城乃是朝廷百司所在,城门虽然也有防禁,但并不怎么严格,一般官员只要带上能够证明身份的符印都可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