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苏哲这一米八五的个头,宛若小巨人一般。
苏哲走上前,便看到,市集榜示牌上张贴的告示。
通缉犯——水匪之王,狂鲨,提供消息者,悬赏三百两。
告示——近日来,庐县有邪教出没,周遭村民,不少死于非命。邪教人士,已潜入庐县,县内武者死了几十人,望县内百姓知晓。
“邪教徒?”
苏哲皱起眉头,对这个名词,有些“陌生”。
他出身于苏家渔村这个穷苦地方,眼界浅薄,知晓不多。
倒是榜示牌周围七嘴八舌,不少身披长衫的儒生,侃侃而谈,为众人解惑,这才让苏哲对所谓的“邪教徒”有了些许认知。
……
庐县。
铁匠帮,漕帮,官府,这三大势力牵头,聚集庐县大小帮派,准备清剿庐县出现的邪教分子。
此番庐县出没的邪教徒,来势汹汹,其中强者无数。
县内三品以上的强者,皆有对抗邪教徒之责。
三大势力耗费无数代价,最终得知,庐县邪教徒盘踞在雁荡山一带,伺机向着庐县辐射,蛊惑人心,策反武者。
三大势力决定出击,正如当初剿灭水匪帮一般。
……
苏府。
“小师弟,师尊的话,师兄且带到了。”
一名匠心堂的师兄,与苏哲于苏府庭院之中落坐。
“师兄且放心,待师弟叔婶归来,师弟知会一声,便动身前往匠心堂。”
苏哲面色凝重,点头回道。
这位师兄放心,喝了一盏茶,而后辞别。
苏哲叹息一声。
手指翻开桌子上的一本书籍。
《高祖封神异闻录》。
这本书是苏哲在市集上买的。
“原来,所谓的邪教,是这么一回事……”
苏哲看得津津有味,手指点了茶水,而后轻捻,又翻过一页……
《高祖封神异闻录》载:
周亡,世乱起,乾兴,灭六国,九州一统。
高祖问于群臣曰:“乾既立国,然宗师英魄未泯,扰民滋甚,诸公有何善策?”
毕公曰:“可立神庙,以山河湖海为界,封之为神将,受朝之任,以香火为养。”
召公曰:“如此则免英魄扰苦,亦可令英魄庇一方,朝赏善罚恶,盖九州安矣。”
高祖抚掌大笑曰:“善!”
遂令布之天下。
故神者:
生立大节,与天地并传;殁为神明,亘古今不朽。
……
“也不知这典故,是不是虚构。”
“这高祖封神异闻录,本质上来说,不过就是闾巷野史罢了。”
“不过,这神为朝廷所用,倒是有点意思。”
苏哲点头喃喃道。
先前在榜示牌看到了邪教信息。
又得一些喜好显摆的儒生解释。
苏哲这才得知这所谓的“邪教徒”和“神”之间的关系。
这才买了一本《高祖封神异闻录》。
相传,武者修到精深处,阳神不灭,久居天地之间。
而大乾以武立国,征伐天下,借宗门之力,平定九州。
不断征战之下,不少至强者陨落,故此阳神不灭,化为英魂,滋扰百姓,危害天下。
高祖为此也颇为头疼,与群臣商议。
最终确定——
将诸多死去英魂,以山河湖海为界,封为各种神祇。
这些神祇,得大乾认可,可汲取香火修行,长生久视。
但与之相对,便是要庇护一方安宁,在神之位,便要谋神之职。
然大乾立国已有数千年。
分封神祇,陆陆续续,已经三千之巨。
时过境迁,除却宗门之外,这三千神祇,也成了大乾的心腹大患。
大乾虽未颁布立法,废除神位,但也逐渐对三千神祇厌恶。
“大乾明里暗里打压神祇,不少神祇,久不得香火,英魂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