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白炭的烧制法子他还得仔细琢磨琢磨,不过最近几天没什么时间,马上就是月底,他们学堂的大考快开始了,他最近忙着复习,没有多余的时间干别的了。
烧炭的活就只能先交给大伯二哥和爹他们了。
好在之前烧过一次,他们知道这个烧制的过程,这次就把最后冷却时间缩短一些,做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宋老大应道:“好,大伯记住了。”
“嗯,那烧炭的事就劳你们多费心了。等我学堂大考结束,再看看烧制情况。”
“三郎啊,你就放心去学堂读书,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你两个伯伯和爹都在呢,不会耽误事儿的。”
宋声点点头应了。
一旁的宋峰刚才一直没说话,这会儿道:“三郎,这烧制炭的法子不算难,如果有人悄悄的在旁边看过一遍,回去后模仿着同样的法子烧制,那岂不是大家都会烧炭了?咱们这炭就卖不出价格来了吧。”
宋老大一时之间没明白过来儿子说的是什么意思,还是宋老二先反应过来道:“二郎担心的有道理。等下次烧炭的时候,我把外面一圈都用麻布挡上,保管让它严严实实的,谁都瞅不见。”
宋声却道:“没事的大伯二伯,就算他们看了一遍,应该也很难烧制出来的。”
“这是为何?”
宋声解释道:“这要想成功烧制出来炭,首先对于木材的选用是很高的。不是随便什么木材都行,对于木材的尺寸要求有长有短又大又小,等装窖的时候如果没有按照要求严格摆放,中间就会有很大的缝隙,这样是烧不出来炭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当时你让我们准备的木材有三尺的,还有三尺半的。原来这个地方也很关键呀。”
宋老大又说道:“那既然这样的话,咱们也不怕村里人来偷看了。大概的烧制过程他们知道,但这木柴的尺寸可不能给他们知道了。”
宋声说道:“不光是木材的尺寸,还有中间每一道程序的烧制时间,都是要严格控制的。一道程序出了差错,最后出来的都是一堆焦灰。”
“话是这么说,可万一呢?不行不行,还是得防着点。万一有那别有用心的人搞破坏可怎么办?还是听我的,用麻布在外围稍微挡一挡吧,也不全遮着,就把东边那块遮着就行,那块人多。”
第二天宋平和宋峰跟着他爹还有二叔三叔一块去山上锯木头。
这次不用砍很多,柴房里的木柴还有很多,刚好要腾出来屋子先给张杏花和宋夏住,正愁这么多木柴没地儿放呢。
按照第一次烧炭时宋声的要求,宋老大他们几个人一块儿把木头劈成上次的尺寸,等做好准备工作时,已经是三天后了。
第四天早上的时候宋家三兄弟和宋平这一辈的几个男丁全都挑着柴去了土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