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其他类型>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第38章 小处有变亦惊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小处有变亦惊心(1 / 2)

太阳逐渐照散了山间的雾气,显出无情的炽白光芒。

祠堂屋顶的阴影投射在前院,乌家寨列祖列宗的牌位,静静的罗列在大堂内。

最下方的供桌上,除了香炉瓜果之外,还有个木头架子,横放着一根青红交杂的玉笛,尾端缠绕着彩色的细长丝绦。

守祠婆婆急匆匆跑进来,左手拿着自己的竹笛,右手一把抓起玉笛,转身又往外跑。

她刚到了祠堂门口,居高临下,就看到山坡上有几个人影在急速奔走。

乌寨主的那件披风和乌图古的身材格外显眼。

那个外来的年轻人,几乎跟乌寨主并列,速度都快如虎豹。

看样子,若不是需要乌寨主引路的话,他还能比乌寨主更快一些。

“居然来得这么快?”

守祠婆婆咒骂一声,左右一张望,猛然朝侧面跑去。

她刚才是从竹林跑回祠堂,路程比大坑到祠堂这边要短得多,才能早到一步。

真比速度,她绝对比不过那几个人。

乌寨主满脸急怒,远远的已经看到,山上那人进了祠堂又出来,不由得大喊一声。

“守祠阿婆,你要干什么?!”

洪亮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

楚天舒经他这一喊,目光跟着投过去,知道了守祠婆婆方位,当场双臂一张,震脚踏地。

地面的土壤迸开小坑,他的身影,犹如一只猎隼飞射了出去。

祠堂的地势,在整个寨子里面都属于最高的。

守祠婆婆从里面跑出来,附近大片地方,都没有什么可遮蔽藏身之处。

唯独西面有一片石壁,生满青苔藤萝,掩着一个大山洞。

她仗着身子瘦小,对那些垂在洞口的藤蔓看也不看,直接钻过间隙,冲了进去。

差不多就是前后脚,楚天舒的身影也到了这里。

他一把抓住大片藤蔓,手腕一震,就把那些纠缠不清的藤蔓从枝节处扯断,扔到一边,露出洞口。

阳光瞬间入洞,让他大致看清洞内地形岩壁,以防有什么机关。

机关倒是没有,但洞内骤然起了一道急促尖锐的笛声。

四面岩壁上,大量飞虫往中间一碰。

楚天舒还没有看清那是些什么虫子,飞虫碰撞的地方,就炸出一大片火光。

呼啦!!!

烈焰向洞外喷发。

楚天舒抬袖一遮,蹬脚闪身而走,身体先向左后方一退,又向右后方一折。

一眨眼间,他就到了十米开外。

“什么东西?”

楚天舒定睛再看,已经不见了那婆婆的身影。

但岩壁上仍然有许多小虫,时而振翅飞起,时而落回岩壁,种类千奇百怪。

有的像是纯黑色的小瓢虫,有的像是绿色的蜜蜂,有的像是火红色的蚂蚁,但翅膀比身子还长。

还有更多不能飞的虫子,也被刚才的火光惊动,在地面缝隙间乱爬,蜈蚣,蚰蜒,四脚蛇,蝎子,蜘蛛……

他目光往上移,发现在这洞口上方,原来被人刻过两个大字,只是之前被藤蔓遮蔽了。

“藏、仙?”

楚天舒念出这两个字的时候,乌寨主他们也到了。

“她竟然闯进了藏仙洞?”

乌寨主喘了口气,连忙向楚天舒说道,“这里面很危险,你们不要贸然进去……”

苗人本来有他们自己的文字,但各地苗人所传并不统一,泛用性不高。

康熙年间还有杂书《峒溪纤志》,记载说:“苗人有书,非鼎种,亦非蝌蚪,作者为谁,不可考也。”

等到清末的时候,传说就变成了:当年苗人向西南迁移,族老忘了带上苗书,让大媳妇回去拿,结果大媳妇听到孩子啼哭,赶忙去抱孩子,忘了拿书,苗文从此失传。

因此,大多苗寨若要读书记事,用的也是汉文。

这藏仙洞,是以前苗寨的老学究起的名字,寻常外人若是见了,可能还要以为里面是什么好地方。

其实,那老先生是玩了一个文字把戏,也是古时文人常见的习气,为险地起个雅名,掩盖真名。

所谓“藏仙”,真义是“藏纤”。

意思是说,洞内有大量虫子产卵生活、菌子播粉繁殖,均为纤小事物。

这洞长度二里有余,内部宽的地方约有数十步,窄的地方也有七八步。

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这一个洞口。

乌家寨每年到了冬至之后,气候最冷,却是旷日无云,阳气反重的那几天。

才会由族长领头,选寨子里最机敏的几个勇士、蛊女,全副武装,做足准备,到里面捕捉虫子、采摘菌菇。

带到外面制蛊制药,制毒制酒,用处非常多。

但现在,气候还没到那时候,又有守祠婆婆躲在里面吹笛,刺激影响那些虫子,危险性就非同小可了。

“那些毒虫,有些会生产一种易燃的酸油,有的又能够在爪子碰撞之间,产生极细小的火星。”

“分开还则罢了,被笛声影响,碰到一起的话,就会当空爆燃。”

乌寨主的神色十分凝重,“而且这洞越往深处幽暗里去,长出来的菌菇越是剧毒,如果在那些地方发生爆燃的话,只怕还会直接引燃菌粉,产生毒烟。”

“但凡吸上半口,都可能中毒癫狂,胡言乱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