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穿越历史>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四十一章 袁氏公子,缟素而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袁氏公子,缟素而来(1 / 2)

......

五里之外,袁术中军。

当负责监察刘勋等人动向的斥候,回禀先锋大军似与曹军交战,远远只听喊杀声震天。

袁术面有喜色,他已等候多时。

所以令刘勋、雷簿、陈兰领心腹为饵者,亟待三将同曹军战事一起,他与之距离不足五里,轻骑冲锋顷刻便之。

纵使曹军亦有高人,看出此钓鱼为饵,不咬钩又如何?

你们不想打,可刘勋他们会打你们!他可是给刘勋等人下了先登破城的死令。

然而,事情的发展终究出乎预料,袁术怎么也想不到,他一个送人头的,碰见了六分投,敌军投的竟比他送的还快。

令他我坐镇于后,捷报一天一传,诸如雷簿率三百人一鼓破城、陈兰一日间连夺三邑之类。

传言愈来愈夸张,短短时日,竟已连破颍川一十四城。

袁术不禁好奇,曹军谋主究竟何人?

使出如此毒计,该不会是想让雷、陈二人继承无双上将之名,好以之笑死他吧?

笑归笑,可当真接手那十四座满目疮痍的县城,袁术也是明了曹军用意。

几近搬空的城郭,满城待哺的饥民,百姓的哀求夹杂着血与骨,被曹军碾作尘埃。

于是,一双双期盼的目光,殷切间向南而望,望向他这位大汉大将军,大汉忠良!

他们跪地而拜,泣迎王师。

那一刻,袁术知道,若是接受这颍川一十四城,等若他自汝南运来的粮草,不止要供应十万大军,还要维持颍川之民生计。

此耗粮之计也,他早已看破。

他的粮草将以恐怖的速度燃烧,曹军无需冒险截粮,而粮草只会比大火烧的更快、更旺!

而他若置之不理,眼睁睁看着颍川之民于治下饿死,则民心尽失,百姓生怨。

迎上这一位位跪伏城下的小吏,而闻那一声声“尊大将军令,献城投降!”的高呼。

袁术仿佛正见到,那位不曾谋面的曹军谋主,素衣纤尘不染自水深火热之万民间走来。

他缓缓将两者放上天平,笑问他曰:

【敬问大将军安好。

粮草,亦或人心?请大将军试言之。】

袁术也笑了,他一把抢过天平!

兵精将广,财大气粗!源源不断的粮草自汝南而来,供养十四城百姓。

可他袁公路的粮也不是白给的,他当即召来杨弘,决意以工代赈,干多少活,吃多少饭。

虽说曹军已将青壮劳力尽数带走,可生逢乱世,本来青壮年也大多被征发当兵。

因此这些城中的老弱妇孺,听闻大将军肯给他们一口饭吃,让他们能活下去,只感念袁公恩德,干活尽心竭力。

在杨弘又一次“主公妙计”的吹捧之下,一十四城中百姓,根据体力、能力不同。

各自分配建设防御工事、碉堡、哨所、驰道、烽火台;修缮水利、开肯荒田、兴办屯田;打造攻城器械、运输物资等诸事。

颍川郡沃野千里,袁术正好借此以工代赈之机,彻底将此地打造成一个稳固的军事、农业基地。

届时大量碉堡、哨所互为掎角紧密相连,前有烽火台报讯,后有驰道源源不断运输兵力粮草,百姓又感念活命之恩,民心所向。

将来别说再打回来收复失地,这座汝等亲手送来的颍川,将会是扼住曹军咽喉,挥之不散的噩梦。

这段时间以来,刘勋领着雷簿、陈兰在前攻城略地,连下一十四城,袁术则在后方治政安民,大兴基建。

有周瑜为顾问,杨弘为执行,袁术设想中一系列“以工代赈”的相关政令,皆在短时间内高效而合理的推行至颍川诸地。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