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我辈读书人,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
众人大吼。
这时候,有位读书人抱着五本书,直接朝着李君的背影跪下。
他衣着寒酸,一身袍子缝缝补补,补丁已经有很多了。
一块又一块。
但是却干净无比。
“李先生········”
下一个,也有人跪下。
紧跟着,如同多米诺骨倒塌一般,那些读书人,全都下跪。
他们就静静望着李君。
寂静无声。
可,气氛,却炸裂无比。
周围也有不少百姓,他们愣愣的望着这一幕,最后目光,全都在那位少年的背影上。
李君的脚步,也突然一顿。
他深吸口气,慢慢转过身。
扫过大片读书人,凝视着他们明亮的眼睛。
“各位,请起来吧!”
“这些,算不得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乃我辈之所向!”
“我能做的,都做到了。”
“倒是各位,还请你们用功读书,等到科举那日,名登皇榜!”
“我大唐,会因为你们,更加繁盛!我大唐百姓,会因为你们,活的更加自在,更加有尊严!”
李君站的笔直。
“明年开春科举,我等定会不负李先生厚望!”
“自当会全力以赴!”
立马的,有读书人喝道。
李君十分满意的点点头。
眼眸眯了下,挥挥手。
“那就好。”
“那就好啊。”
“起身吧,读书人,跪天跪地跪父母,我李君,何其荣幸能有这么多读书人跪拜!”
“你等只当认真读书,其他的,全都交给我。”
“大唐,不能少了你们,你们,也少不了大唐。”
“你们,才是大唐真正的希望啊。”
李君长叹。
“谨遵李先生教诲!”
“谨遵李先生教诲!”
“谨遵李先生教诲!”
“········”
读书人齐齐的声音,冲撞向整个苍穹。
长安似乎都摇摇欲坠。
这一刻,李君,已经成为读书人心中绝对的支柱!
就如同弘文馆前的石碑一般,撑着读书人的灵魂!
·············.
立政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喝着茶,吃着点心,优哉游哉的谈论着奏折上的事情。
这些奏折,本都用不到拿到大殿上来说,只需要他批复一下,直接交给三省六部去办就好。
但是今天,李世民一条条的全都拿了出来。
共同商量。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在等,在等书铺开业的消息传过来。
所以,他在拖。
但是下方百官不知道啊,他们愣愣的看着李世民一张张的把奏折念出来,却也不好催促。
毕竟,这也是政事,陛下处理政事,他们这些当臣子的,怎么也得听着。
可是今天陛下这是怎么回事?
咋就那么啰嗦。
这些事情··········还用得着百官商议?
完全不用啊!
“陛下,这些事情,可以直接交给六部去办。”
“不知陛下可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
裴寂忍不了了,他深吸口气,缓声催促。
“奥,是是是。”
“这一点朕倒是忘了,朕只想着,也让各位爱卿,多理解下大唐天下的政事。”
“我这里·········还有十本,不急不急,不如一起处理了吧。”
李世民和颜悦色。
看看时间,君儿那边应该差不多了。
君儿做事,他是真的放心!
裴寂缩了下脑袋,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李世民既然要说处理,自然是要等着处理完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个人相识一眼,闭目养神。
等!
大皇子那边,应该是真的差不多了。
李世民继续拿起来一本奏折。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李君羡匆匆站在了殿门外。
“陛下!”
“出事了!”
“全城的百姓,都沸腾了!皇城外,皇城外的道路全都被百姓拥堵上了。”
李君羡直接禀报。
“奥?”
李世民双眸深处猛地一喜,但脸上却有些不耐烦:“这点事,去找京兆府不就行了?”
“京兆府尹,长安百姓这是怎么了?为何都闹到朝堂上来了?”
京兆府尹匆匆出列,但是一脸的茫然。
怎么回事?!
长安好端端的怎么就········出事了呐?
百姓又咋啦?
他之前完全没有接到什么消息啊,更没有迹象表明百姓会突然沸腾。
这又是咋了?
京兆府尹心里苦啊。
“陛下·········这··········”京兆府尹无措。
不过李君羡完全没有耽搁时间,他继续开口:“陛下,这件事,或许京兆府尹大人都不清楚。”
“末将派人去查,原因是·······是有好多家书铺开业了,百姓们激动,所以造成了大面积拥堵。”
“百姓,都在挣着买书!”
李君羡高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