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穿越历史>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 第17章 跪拜!全城的读书人都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跪拜!全城的读书人都来了!(1 / 2)

不过,能看见的,却是寥寥。

只有最前面的那三四排罢了。

毕竟人太多了。

这里又是平地。

后面的人压根看不见。

马周停下了步子。

程处默也停下了步子。

走不了了。

三个人,直接被读书人围成了一个圈,压根都挤不出去。

“完了完了,李兄,咱们被包围了。”程处默兴奋的说道。

这种事情,能够参与进来,他真的是激动的不能自己。

这可是露脸啊。

多好!

美滋滋!

万一有哪家的小姐相中了就更好了。

“李兄,咱们咋办。”马周紧张的问道。

李君苦笑。

这还能有什么法子?

后面,孔颖达已经挤过来了。

走,估计是真的走不掉了。

孔颖达眼睛里闪烁着的精光,身子虽然瘦弱,但是读书人都给他闪开了一条路。

“恭迎李先生前来弘文馆看望我等!”

“李先生沉醉学术日理万机,没想到今日竟然到了弘文馆,快快快,碰见就是有缘分,我孔冲远,自当要尽地主之谊。”

“李先生,请!请!请!”

孔颖达一把薅住了李君的胳膊。

眼睛里都是光。

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今日李君竟然来了长安。

对于李君,孔颖达真的是无比欣赏。

如此少年,虽然生于乡野之间,但是,各种学识和论调,并不比自己差。

李君看着孔颖达。

也着实是无奈。

没办法了。

自己这个时候离开,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不看看后面那些读书人,脸上露出来的狂热都想要把自己给吃了。

先回弘文馆避避风头吧。

“呼········算了,走吧走吧。”

“我还真没来过弘文馆,今日,参观参观。”

李君无奈的说道。

“李先生,请!”孔颖达赶紧朝旁边让出了空隙。

李君朝程处默和马周用了个眼神:“跟上。”

说罢,他朝前走去。

马周有些犹豫。

毕竟自己只是个外人,这·······跟着进去不太好吧。

其实他心里也有点恐惧感。

毕竟自己只是个养马的....

进弘文馆?

他只有在深夜做梦的时候梦见过。

现在太突如其来了。

不过他正犹豫着,程处默的大手直接搭到了他肩膀上:“还想啥那,跟上李兄!”

“李先生,李先生·······卧槽,这就是李先生?这也太年轻了,似乎,还没有我大!”

“什么叫英雄出少年?羡慕死了,李先生竟然这么大就有如此强的学识。”

“我像李先生那么大的时候,我还在掏粪。”

“现在你在干嘛?”

“也在掏粪。”

“那你说个锤子!”

“李先生这也太年轻了吧,年纪轻轻,可名字已经雕刻在了弘文馆门前,这·······无法相信!”

“谁说不是啊,名留青史,流芳千古,如此年纪,就让孔先生他们如此赞叹,羡慕,太羡慕了。”

“·········”

前面的读书人望着李君的背影,无法自拔,眼红的一批。

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和李君的差距犹如鸿沟,所以,他们只有羡慕,并没有太多的嫉妒。

谁都明白,自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李君这等高度的。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

就比如一般人对身边有点小钱的亲朋好友都是嫉妒羡慕恨,可对于商业大佬,榜单上的富豪,只剩下羡慕舔。

完全没有嫉妒和恨。

为何?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完全达不到那种高度。

那种高度,让他们只剩下羡慕。

那几位认识马周的同伴你看我我看你,说不出来话。

他们看着马周的背影,羡慕无比。

上一刻马周还只是养马的小工,在他们这些人中算是最惨的,可是谁能想到,眨眼间就碰见了李君这等大贵人。

时也命也。

前面,虞世南盖文达这些老头子乐呵呵的都汇了上来。

围着李君,七嘴八舌。

孔颖达笑呵呵的走到石碑前,振臂一呼、

“各位学子,想不想看李先生!”

“李先生这等人杰,神龙见尾不见首,今日没想到到了弘文馆。”

“既如此,就让李先生站在石碑前,为各位学子说几句话,如何?!”

··········.

“好!好!好!李先生,李先生,请出来让我等膜拜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生,先生,你是这么说出来如此惊世骇俗的语句。”

“李先生,请李先生教诲,学子刘杨,请李先生教诲!”

“学子王阳,请李先生教诲!”

“学子崔明,请李先生教诲!”

“·······”

无数人读书人激动的大喊。

他们狂热。

这四句话对他们的冲击真的是太强了。

心中的沟壑全都被摧枯拉朽的填平。

现在的读书人,其实无比的迷茫,特别是寒门子弟。

没有科举,上升之路被掐断,寒门子弟完全不知道自己读书要干什么用,可是他们觉得,自己应该读书。

孔颖达转身望向了李君。

“李先生········”他缓缓说道。

李君吸了口气,他望着孔颖达,再看看了前面注视着自己的读书人。

想了下,缓缓走到了石碑前。

说实话,在来长安之前,李君从未想过自己还要当场演讲。

不过,这个时候了,各种气氛都已经烘托到位。

自己不上,也不行了。

自己,似乎真的成为了寒门读书人心中的路灯。

程处默和马周两个人在后面,静静注视着李君的背影。

虞世南盖文达这些老夫子,看着平静的青衫少年,双眸微凝。

其实他们刚开始见到李君的时候,也都惊呆了。

谁能想到,李君竟然这么年轻。

这个信息,孔颖达之前可没有给他们说过。

只是说了这四句惊天骇地的话语,让他们震撼了半天。

然后一致同意,应该立碑于弘文馆门前。

可今日一见·······真的是大跌眼镜。

不过,此少年站的········好直啊。

夏风吹来,青衫摇曳。

总感觉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在少年身上流淌。

李君当然不知道这个时候这群人在后面想什么。

他就静静望着前方的读书人。

“其实我也有些······惊讶,没想到孔先生竟然为我立碑。”

李君说着,还抬头看了眼石碑。

足足三米多的石碑,无比雄伟。

“刚才,我更没有想到,孔先生竟然叫住了我。”

“我年纪不大,你们有些比我的年级还要大,要说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我要说的,这四句话中,已经全都表达出来了。”

“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而人多了,心也多了,就会映照着天地有诞生了心。”

“我辈读书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便不再是传说中的存在。”

“而后,便可帮助百姓,为百姓做些事情,只有让百姓感到舒心,天地才会大同。才可以更好的继承绝学,发扬我辈读书人的作用,让这个天下,永远的太平下去。”

“我辈读书人啊,其实很弱,比不上武夫,但是我们也很强,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心,知道是非对错。”

“我希望你们能够受得住寂寞,受得住孤独。”

“读书人的路,已经不远了,我已经········看到了曙光。”

“读书人,可登天!”

李君深吸口气,声音厚重,传向了四面八方。

“到时候,入朝为官,也不过就在我等一念之间!”

“哈哈哈······”

“走好自己的路,多问问自己的心,我辈读书人不求名立功得,但求问心无愧!”

李君带着微笑,长叹一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书,便是行路。”

“我辈,共勉之!”

说罢,李君直接转身:“孔先生,我们走吧。”

“好!”孔颖达身子一震,急忙反应过来,带着李君匆匆朝弘文馆走去。

路上,他的脚步都有些踉跄。

虽然他的身子动了。

但脑子里,仍旧想的是李君说的那些话。

读书人,自当受得住寂寞和孤独。

读书人,可登天!

不求功名,但求问心无愧!

行路难!今安在?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先生·······大才!

孔颖达心中忍不住惊叹。

不过,此地,石碑下,没有人动。

虞世南,盖文达这些夫子都没有动。

便是程处默,马周也没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