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奉命保护李渊,实际上也是李世民安排的间谍。
李世民一直很关注李君的动向,并通过李君获取消息。
李君羡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消息带回给李世民。
李渊当然明白自己那逆子的小心思,他并没有阻拦。
毕竟李君的事,他那逆子有权知道。
“爷爷,今天怎么来这了?”李君好奇地问道,“在长安安顿好了吗?你娘呢?怎么没一起来?”
李渊揉了揉鼻子,显得有些心虚,“嗯,差不多了。你娘在长安买了个不错的宅子。”
“嗯...然后...咳咳...”他有些支吾。
李君察觉到李渊有些心事,便轻声说道,“爷爷,有话就直说吧。”
李渊尴尬地干笑了一声,“那个...乖孙,你也知道,你娘现在年纪不大。”
“一直守寡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就在长安给你找了个后爹。”
这话李渊已经想了很久,但他依然觉得有些难以启齿。毕竟以后李世民肯定会来找他,他必须提前编好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找个后爹正好合适。
李君顿时愣住了...
李渊的话,他倒是理解,但自己的母亲,怎么这么快就找了个后爹?
才来长安几天?最多也就四天吧,怎么就...找了个后爹?
说实话,以母亲的容貌和气质,想找个好男人应该不难。但这么快就决定,靠谱吗?
如果真被人骗了,自己的亲爹一辈子辛辛苦苦赚的钱,也许就这样没了。
李君心里隐隐觉得不安,甚至有些替亲爹感到心疼。
“爷爷,这么快就找了吗?你见过他吗?有帮娘把把关吗?”李君问道。
李渊略显尴尬,心里暗骂李君这小子太机警。
他看出来李君心中的疑虑,却没有直接回答。
李渊轻咳两声,换了个话题,“见过了,不错,家里做生意的,长得也挺一般。”
“不过人品嘛...”他突然有些停顿,显然有些说不下去。
“总之还可以。”李渊最后总结道。
李君心情复杂,“还可以就行。唉,娘真是苦命。”
“是啊,摊上这么个丈夫,真是...”李渊低声嘀咕,心中暗骂李世民。
“不过能在长安安顿下来,也不错。”李渊叹气道。
李君听着李渊的话,以为他是在想自己的亲爹,便安慰道:“爷爷,爹他也不容易,别伤心,他会保佑咱们的。”
李渊斜了他一眼,心里知道李君理解错了,话锋一转,“乖孙,最近你有来长安吗?”
“不多,没来过几次。”李君答道。
“哦?那这么说,长安的特色你应该没怎么尝过吧?”李渊笑道。
“特色?还真没有。”李君有些好奇。
“正好,走,爷爷带你去平康坊,看看这长安的特色,哈哈哈...”李渊一副神秘的模样。
李君无言,心里顿时一阵震惊。
刚刚还在讨论自己的父亲,怎么突然就转到了平康坊?
“平康坊?”李君心里暗想,“这地方...是大唐最有特色的地方之一。”
平康坊,那里几乎集中了大唐所有的勾栏酒馆,真的是大唐最“有特色”的一个地方。
李君没去过,但也听说过。
然而,带着爷爷一起去这地方,实在是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自己的娘刚改嫁,自己竟然跟着爷爷去这种地方?
李君不禁沉默,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渊见李君这副表情,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乖孙,读书人嘛,去这样的地方也能找找灵感,或者累了听听小曲放松放松,对身心有好处。”
“哈哈,走吧,爷爷带你去见识见识。”
“呼,真是怀念啊,上次去平康坊已经十多年了。”李渊感慨道。
李君简直无语,这什么鬼计划?
他突然意识到,李渊带自己去平康坊是为了自己的计划。
等到那里,李渊肯定会借着酒意探查自己的背上的龙形胎记。
李君心里暗自揣测,心情复杂,无法言表。
李渊的这个计划,简直是他年轻时的风流成性。
不过李君并没有太多反抗,毕竟这也算是陪爷爷,尽尽孝道。
他心里暗叹,反正就算去,也是看看酒馆,听听曲罢了。
毕竟,谁让老爷子年轻时就这么风流呢?
“成。”李君点头答应。
“好!”李渊搓着手,高兴地点头,嘴角几乎咧到耳后。
“对了,乖孙,不知道你学问如何?”李渊突然问道,“到了平康坊,那些姑娘们最喜欢有学问的少年。”
李渊眼中满是期待,“乖孙,你长得英俊,如果学问再好,那可真是无往不利!”
李君听了摇摇头,“爷爷,我从小就没上过私塾,到现在只认得些字而已。学问呢,可能和别人比起来,不行。”
李渊听后猛地一拍脑袋,“对啊,自己怎么没想起来。前几天没来找你,倒是偷偷打听了你的事,才知道你一直是跟老管家一起生活,没上过书院。”
“学问嘛,也就是管家教你些识字,没什么深厚的基础。”李渊总结道。
李君点点头,没说什么。
“不过这不重要,一切有我。”李渊拍拍李君的肩膀,示意他放心。
“乖孙,你现在年纪还小,要不要去书院学点东西?或者我给你找个老师。”李渊眉头一皱,显然有了自己的打算。
“大唐读书的人不多,但如果能进朝堂,能做些事,学问可真的是敲门砖。”
李君心里一笑。自己思想远远超过大唐的人,读书?他有点不屑。
“爷爷,我现在做着贩盐的生意,恐怕没时间。”李君淡淡地回应。
他对于大唐的书真没兴趣,自己的思想远超这个时代,曾经的大学生,纵使成绩一般,也比这些人聪明多了。
李渊一听,眉头皱得更紧,“傻孩子,做生意重要还是读书重要?你做生意必须读书,否则别人坑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不读书,怎么懂得算数?不读书,脑袋都不好使!”
李渊的话语中带着长辈的威严,他真心认为读书很重要。
李君无奈苦笑,但知道李渊是在为自己着想,“好好好,爷爷,我全听你的。”
“不过上书院怕是没时间,还是麻烦您给我找个老师吧。”李君微笑着说。
“这才对嘛!”李渊满意地扶须笑道。
两人一路上谈笑风生,李渊还睡了一觉。
毕竟年纪大了,精力不如年轻人旺盛。
当他们到达长安时,已经接近中午。
李君换到春香的马车上,带着她去程家铺子换了些钱,然后让春香暂时住进客栈。
忙完这些,李君回到李渊的车上时,李渊兴奋地抓住他的胳膊,“乖孙,走走走,平康坊!”
他的兴奋显然有些过头,仿佛回到了年轻时。
李渊一直等着李君处理完自己的事情,完全对李君的盐生意不感兴趣。
私人贩盐,能做成什么大生意?肯定就是像那些小盐商一样,低买高卖赚点差价,根本不能做出什么大场面。
“这么多年没去了,差点忘了平康坊是什么样了。”李渊笑道,“嘿嘿,希望今天能碰见花魁。”
他兴奋得搓着手,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李君心里也有些期待,毕竟平康坊作为大唐最出名的地方之一,他实在好奇。
当他们到达平康坊时,天色还未完全黑下来,但人潮已是川流不息,勾栏门口早已人满为患。
“乖孙,要不挑一家?”李渊看着外面的景象,眼神有些迷离。
李君扫了一眼,心里有些恍惚。眼前的景象和前世看过的影视剧里几乎一模一样。
“全凭爷爷做主。”李君微笑回应,他对这里并不熟悉。
“哈哈哈,好!那就走,去摘星阁!”李渊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摘星阁可是平康坊最好的地方。”李渊笑得憨厚,似乎对这个名字充满了情感。
李君看了李渊一眼,露出一个“都懂”的微笑。看来他以前真的是常常光顾这里。
李渊察觉到李君的眼神,脸色微微一变,心虚地清了清嗓子,“不过我也是听说的,倒是第一次去。”
“嗯。”李君点点头,顺从地回应。
车内忽然安静下来,然而下一刻,李渊又大声对驾车的李君羡喊道,“你怎么赶车的?摘星阁在右边,快拐弯,拐弯!”
李君顿时无语,“你不是说第一次来吗?”他心里暗自吐槽。
李渊回过神来,意识到刚才自己露了馅,尴尬地转头看向窗外,“那个...路过过,路过过。”
李君忍不住笑了笑,心里想着,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不久,马车停在了摘星阁前,眼前的豪华门脸比周围的要显眼得多,俨然鹤立鸡群。
李君扶着李渊下车时,周围的目光纷纷聚焦在他们身上。
“天呐,这老爷子真是牛皮啊,年纪这么大,竟然还敢来这种地方?”
“老当益壮,实在是我辈楷模。”
“他们这是爷爷和孙子一起逛勾栏?”
“真羡慕啊,等我老了,如果去平康坊,估计儿子孙子直接把我打死了。”
“……”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大多数人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李君和李渊。
这么大年纪了,能有孙子陪着自己来平康坊,想一想,自己要是老了也能像他们一样,真是让人心生羡慕。
“走,就是这里。”
“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