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人的话,本府百姓不敢自夸民风淳朴,却也绝非有意抗命之刁民。
如今朝廷赈灾,以及大人诸位同僚的努力,百姓们都看在眼里。
只要能活下去,大人的命令百姓愿意无条件遵从。”
薛虹这些天来,脸上难得露出笑容:“这还要仰赖诸位同僚牧民教化有方。”
西安知府闻言摆手笑道:“大人不必往下官的脸上贴金了。万民的诉求很简单,不过是活下去罢了。
不瞒大人,我等地方官员或虽有私心,却也未失人性。天灾连年,如之奈何啊!!”
“不必如此,本官从南国异地寻得两种粮种,耐旱、高产,如今京中已经在大规模育种。
本官承诺,待回京之后,这粮种第一批便拨付给陕西。到时候还要辛苦诸位教导百姓如何种植了。
另外,我已将蝗虫厌弃的粮食、植物一一书写成册。
待来年开春后,切记多种作物混合轮做。以免蝗灾复发,重蹈覆辙。”
西安知府闻言大喜过望:“如此多谢大人垂怜!
对了大人,隔壁晋地八大富商之首乔家掌舵人乔百源带着其余几家代表到了咱们西安府。
说是……要亲自拜见大人。大人您看……”
“之前送银子、送美婢过来的便是他们?”
“正是。”
薛虹一边拿起一块浸湿的帕子擦了擦脸,一边笑道:“如此说来,他们也算是本官的金主了?安可不见?”
薛虹身上担着两省赈抚节度使的职位,在此期间,他就是两省顶天大的存在。
底下想巴结的,想进步的数不胜数。
凡是以银钱贿赂的,薛虹直接登记造册,视做捐银,用于赈灾公账。
以山珍海味贿赂的,薛虹也会分于三司的同僚。
若是以美人相赠送,薛虹也会直接替其寻一好去处。
地方富商为薛虹造名,薛虹便顺水推舟,转头宣扬朝廷对灾情的重视,地方百官近日的辛苦。
总而言之,主打一个见招拆招。
……
“叔父,这薛景瑜……他不能有龙阳之好吧?
侄儿可是听人家说了,这薛景瑜美容姿、善言笑,从容弘雅,神情俊爽,兼英武玉颜之美。
而且他和太子、安王走的极近,关系之好,远超寻常君臣……这……”
乔百源也在心里嘀咕着:是啊,这人总该好点什么,尤其是少年得志的。
这不好女色,莫不是好男色???
美人计乔百源几乎是下了血本,但没有任何用处。
至于说刻意寻找和黛玉相似容貌的女子……只能是nO作nOdie。
他前脚敢找和黛玉相似的女子送过去,第二天乔家搞不好就得被兵马围起来。
因为那是对黛玉的一种侮辱!
薛虹不把他们家鸡蛋黄都摇散了,都得是他们乔家老祖宗在地下把头磕破了。
薛虹自然也好,只不过他好的东西,大部分人猜不到,也不敢去猜。
同时,薛虹也不会知道,正是因为自己的无懈可击,致使他在几百年后有道坎,名声晚节险些不保。
(今天凌晨起来坐车回家处理事情去了,没空,老粉都知道我家情况。后天万更,一共还欠三个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