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陕西布政使、按察使、西安知府、同知等一众官员急急忙忙的赶来。
“王镇抚,这是怎么回事!?”
王镇抚先是抱拳一礼,回道:“启禀诸位大人,小的也是奉钦差大人的命令行事。”
所有官员都愣住了,钦差?什么钦差??没看到有钦差的仪仗队啊!
虽然一众官员接到了有钦差要来的消息,可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这才几天啊,钦差就到了?
一旁的府兵向两侧分开,露出了里面几道骑在马上的身影。
为首一人三十岁左右,身上朱红色的补服甚是显眼。
薛虹两腿轻磕马腹,缓缓向前。
在来到一众官员面前后,薛虹松开缰绳翻身下马,随即从怀中取出圣旨。
“陕西行省三司所属官员听旨!”
“臣等领旨!!”
如果说一众官员一开始还有点怀疑钦差的真实性,此刻仅存的一点怀疑彻底烟消云散。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两省蝗灾并起,事态紧急。幸地方官员恪尽职守,于灾前尽力防范,故而灾情尚缓。
然,天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故朕统派詹士府少詹士薛虹,任两省赈抚节度使,暂统两省地方府兵。
望诸卿倾力配合,扑灭蝗灾,救济灾民。
若灾情期间有阳奉阴违,抗令不遵者,五品以下,有权酌情就地论处。五品以上,亦可暂去其职收押在监,先拿后查。
望地方官民同心,共抗灾情,朕心可慰……”
“臣等领旨,叩谢天恩!!”
薛虹收起圣旨后,待一众官员起身,抱拳微微俯身行礼道:“本官薛虹,奉上命前来领旨赈灾。
因灾情若火,故而舍弃钦差仪仗,一路骑马换乘而来。
论治理地方的经验与能力,本官自然不及诸位大人。若是有何见解,想法,还请不吝赐教。
还望诸位大人助本官一臂之力,早日解除灾情,我也好早日还京交旨复命。
而诸位大人的功劳,本官也会登记在册,承于圣前御览。”
“钦差大人言重了。”
“不敢不敢。”
听到薛虹的话后,一众官员自然是一阵客气寒暄。
陕西布政使林元辅拱手道:“大人一路舟车劳顿,想必还未来得及休息,是否要先休息一下?”
此时的薛虹鬓发凌乱,眼底满是疲惫之色,嘴唇也有些微微干裂。脸色微微发红,双目虽然依旧明亮,可却布满了血丝。
在场所有官员对薛虹第一印象:卧槽!这年轻人!!
直接骑马日夜兼程就这么干过来了??这么玩命??
按照一众官员的计算,钦差怎么也得四五天后才能赶到。
这并不是说其他钦差在摆钦差的官架子,非得慢悠悠的走。
而是以往的钦差年纪在那摆着呢,最年轻的,那也得是五十开外的。让人家骑马日夜兼程?不怕死半道上??
就算坐马车从京城到陕西来,那也是个苦差事。一般人坐上一个来回,瘦个十几斤轻轻松松。
薛虹笑道:“多谢林大人美意。只是此前夜间已经休息过。倒是这腹内空空,尚未进食。”
林元辅点了点头,立刻吩咐道:“立刻命人准备些热粥饭食过来,钦差大人过于疲惫,不宜摆宴,恐伤脾胃。大人用过饭后还是休息一下吧。”
“多谢林大人关切。如今天色已明,再休息恐乱了阴阳顺序,不美。
若是诸位大人暂且无事,不妨一同用些早饭,正好本官也要请教一下各府州的受灾情况。也好做出判断。”
“是,钦差大人请。”
(冷知识:一般情况下圣旨分诏、制、敕三种。
诏书级别最高,大事需要昭告天下,颁布重要政令用诏。
而制一般是皇帝给官员下旨才用制。给个人下旨是不能用诏的。
最后一个敕,一般用于奖赏圣旨中,有告诫领旨人铭记皇上恩典、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所以大家常常听说敕封、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