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距石头县有点距离。
这边香火鼎盛,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们最盼望的就是喜结良缘,延绵子嗣。
骑了一刻时辰的马,韩景渊来到大报恩寺,抬头望了望,身姿矫健地飞身下马,将缰绳系在一棵树上。
他的出现,令不少人侧目。
长相俊美,身姿伟岸、俊拔,气势卓尔不群,一看就是个非富即贵的人中龙凤——如此神韵,万里也难挑,不少人皆在好奇:也不知是哪个世家的公子,生得如此好模样。
那气势,绝非故作姿态,而是从胎里带来的,浑然天成的贵气和威严。
韩景渊正要往寺中去,几个小乞丐忽就围住了他,其中有胆大的,直接抱住了他大腿:
“求郎君施舍。”
“郎君,我好饿,求您给口吃的。”
“俏郎君定能寻得美娘子,求俏郎君可怜可怜我们!”
韩景渊一扬眉,看着这些蓬头垢面的小孩,抱着大腿的孩子,还把自己的袍子弄脏了,却没生气,只在人家额头敲了一下:
“想有好吃的就撒手。”
小乞丐乖乖撒手。
“阿风,带他们洗洗干净,买吃的。不用陪我了。”
他落下一句吩咐。
“是。”
阿风应声。
韩景渊和小乞丐们说:“你们跟着这位哥哥!”
小乞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个个都很惊讶,这个俏郎君竟如此心善,连忙道谢。
韩景渊往大报恩寺拾阶而上,忽看到一个俏婢正在门口左右张望,他的眼神,顿时变得若有所思。
在他快要越过她时,俏婢上前一福:“可是韩郎君?”
他站正:“正是。”
俏婢又一福,“奴婢春祺,在此恭候郎君,我家姑娘有一题,想请郎君赐教,这边请。”
春祺又偷偷瞧了一眼,心花怒放,没料到这韩家郎君生得比画像上还要俊朗:
一身上品的墨锦长袍,玉带束腰,身如松柏,五官俊逸,而气质傲然。一点也不像布店少东家,那气度,更像是那种杀伐果断的少将军。
韩景渊挑剑眉,这些年,多少人要嫁给他为妻,他皆不屑一顾,如今却遇上了一个胆敢考验自己的小娘子,怪有意思的。
他跟了进去。
院中有不少香客在来来往往。
空气当中全是檀香的味道。
梧桐树下置有一张长案,上有文房四宝,铺着一张宣纸,纸上写着几行字:
“你若为商人,当如何谋利?你若为文臣,当如何尽忠?你若为武将,又当如何报效?”
字体绢秀之中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犀利。
显然是出自女子之手。
“这是困扰我家姑娘的一道难题,还请郎君不吝赐教……”春祺说道。
韩景渊冲正殿望了一眼,唇角微勾,继而执起狼豪,落下自己的看法:
“若为商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买我卖,诚信为先。商人可逐利,也当以商济民,是为侠商。
“若为文官,任地方官,当造福百姓,任京官,当敢言敢谏,不为青史留名,但为无愧于心。
“若为武将,沙场之上,身先士卒,不畏强敌,只愿以武止戈,天下无战,百姓得安宁盛世。”
写罢,他搁笔退开,示意道:“可拿与你家姑娘看!”
春祺凑近一看,暗暗一惊,取在手上,又一福,“郎君稍候!”
她碎步走向大报恩寺正殿。
谢兰台今日有稍作打扮,额间还点了梅花妆,云鬓上步摇轻曳,正端坐,抄写佛经,但为给祖母祈福。
殿内,尽是低沉的木鱼声。
“姑娘,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