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大梁皇城的宣德殿之内。
文武百官左右分列,难得的开了一次大朝议。
这次的朝议的主题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要求龙骧侯与青原伯,尽快就国返回封地。
不要贪恋上京的繁华。
当然这只是借口,后党与勋贵的真实想法其实就是怕了。
龙骧骑兵在玉宸苑的表现,给他们的刺激很大。
那一日虽然龙骧侯派来的骑兵只有千骑左右,但战力之强已经让几方忌惮。
而龙骧侯的手中,这种精锐骑兵至少有两千四百骑。
这是一支可以轻易左右上京局势的力量。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如果龙骧侯稍有忤逆之心,那上京的郡府兵也好皇城禁军也罢。
很难挡住龙骧军的一击。
这种强军一直待在上京,后党与勋贵,甚至是左相必然是寝食难安。
不过此时的女侯爷白景,已经不是一道圣旨便可轻易打发的了。
所以才会有今日这次朝议。
各方势力就是想借助朝中群臣的舆论,劝龙骧侯尽快带兵返回景州。
此时在宣德殿之上,龙骧侯正遥遥对着建兴帝陈云升高声奏禀。
“臣龙骧侯白景。”
“本欲率师归景州。”
“行将赴阙之际,忽闻红莲教匪乱京。”
“臣念及圣上安危,朝堂危难。”
“不敢率军轻离,已慑宵小。”
“臣一片忠心,天地可证。”
龙骧侯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本来都要走了。
但因为上京忽然闹起了红莲教匪,我顾及皇帝和朝廷的安危。
必须要率领龙骧军在上京拱卫朝堂,为我大梁胆魄。
看着一副义正言辞的女侯爷。
李原低头忍着笑。
左右文武都是面面相觑。
上首的肖皇后和辅国将军心中暗自腹诽。
那个红莲教匪算个屁,我们真正怕的是你手中的龙骧军好不好。
你可比那些乌合之众的红莲教匪吓人的多。
几个人一对眼色,左相最先站了起来,一拱手对女侯爷说道。
“龙骧侯此言差矣。”
“龙骧军先战于赤水河,又在玉宸苑平叛。”
“几番征战,将士必然疲惫,朝廷也是心中不忍。”
“侯爷更当体恤手下士卒。”
“早日就国归乡,可让士卒家人团聚。”
“也可让龙骧兵将知朝廷爱士之心。”
那边的辅国将军也是连连点头,开口称赞道。
“左相说的好。”
“龙骧军劳苦功高,是该回去歇歇了。”
“龙骧侯先回景州。”
“上京之事,你不用忧心。”
“自有我郡府军守护。”
紧接着其他列位群臣,也是连连劝慰。
女侯爷装模作样的略一思索,然后说道。
“也罢,让我率军回师倒也不难。”
“只是此次征战,龙骧军损耗颇大。”
“新收拢的这些北蛮骑兵,也需要食邑丁口养兵。”
“景州地寡民貧,恐难以为继。”
“希望朝廷在划拨一州之地用以养军。”
听闻龙骧侯居然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一州之地。
群臣都是面面相觑,然后纷纷摇头。
朝堂上的几位大佬对视一眼,心中自然是明白。
不给够这位龙骧侯白景好处,她是不会轻易走的。
于是朝堂上一番讨价还价。
最终,龙骧侯获得了景州临近江州的一郡之地。
又获得了北宁江沿线的数个港口的控制权,这才满意的点头。
既然给了龙骧侯好处,自然也不能冷落了新晋的青原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