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都市言情>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第二百七十五章 嘉文他娘,新年好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五章 嘉文他娘,新年好啊!(2 / 2)

南北风俗略有点不一样,不过都是对于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

施家今天早上还是吃酸菜猪肉馅的饺子,酸菜自家腌的大白菜,猪肉则是昨天从杀年猪的村民那买的。

很多村民都不舍得自己吃完一整头猪,自己只留一小部分,把其他的卖出去挣点钱,同村匀一点是可以的,当然拿去市场上摆卖就不行了,哪怕改革开放第六年,上头对于粮肉的管控依然很严。

最先开放粮肉管控的是深市,而且就是今年取消的。

深市作为经济特区,很多外地人跑去做生意,也诞生了很多有钱人,然而这些外来的商人手头有钱却吃不上饭和肉,粮票肉票啥的还得从家里寄过来,就很方便,民间对此意见很大。

政府考虑到了这点,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便陆续取消了粮票,肉票,以及其他的各种票证,不管粮肉布油,全部敞开供应,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和粮票的日子。

而且,这些资源还可以自由议价,换句话说不用统一规定了,卖方有定价权,买方也能杀价。

别在在现在很正常,当时可是大改革。

随后,深市取消票证的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国家又取消了长达32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换句话说,不用交公粮了。

其实吐蕃那边从1980年就已经取消,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总是能最快享受到政策。

其他地方要慢点,不过也渐渐实行,近几年来,郭嘉每年统购的粮食都在减少。

到了1984年,有些贫困地区更是继吐蕃后取消了粮食统购。

还有今年七月份,上头将批转了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是一份报告,把粮食统购的品种减少为稻谷、小麦、玉米三种,其他都不用统购了。

这些政策在大大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表现在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为基本每家每户的粮票都会有所盈余,饭吃饱了,自然也就追求菜的多样化了。

所以许承安带黑土屯村民种黑木耳,也是顺应时代大潮的一个项目。

换成早几年那就不一样了,人们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买黑木耳这种农副产品。

晚得几年的话,市场上的农副产品又越来越多,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可赚不到那么多钱了。

所以做啥事都得快,千万不能拖,拖着拖着,一个能让猪飞上天的风口它就过去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挣得盘满钵满。

吃过饺子之后,许承安开上摩托70,带三个女人去城里玩玩。

大年初一城里热闹得很,人非常多。

玩了一个白天,这才回到屯里。

吃过晚饭,也没其他事了,许承安便回了房,翻出一叠画纸。

这画纸是他当年设计家里的砖石宅的时候买的,现在有别的用途。

放到书桌上,许承安便用铅笔,尺子,还有量角器等等东西画起图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尽管只是新年第一天,很多人都还在放松的状态,许承安就开始为自己新的小目标而奋斗了。

过得不多会,洗了碗的施秋宁也回到房里,见到许承安在书桌上画着图纸,凑过来瞄了两眼,没能看得出来:“承安哥,你这画的是啥啊?”

许承安的注意力在图纸上,头也不抬,随口回答:“机械设计图!”

“机械设计图?”施秋宁吃了一惊:“你还会这个啊?”

许承安笑笑:“家里的几台拖拉机经常需要折腾,折腾多了,自己买点书学一学,自然也就有点懂了。”

系统非但奖励过机械精通,还有机械设计图纸,所以许承安是会画图的。

施秋宁知道自己男人聪明,只要他想学,学会什么都可能,就是有点奇怪:“那你学会修不就行了吗,画图纸干嘛呢?”

“呵呵,我自有妙用。”

许承安卖了个关子。

自己的新计划稍微有点复杂,施秋宁是中文系的,对于机械可谓一窍不通,不好和她解释。

小媳妇尽管好奇心重,但许承安不愿意说,却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只是给他冲了壶茶,便乖巧地去堂屋那边和自己姐妹看电视唠嗑,不打扰自己男人做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