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都市言情>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第一百九十三章 暴利生意,省会市场昂贵的干木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三章 暴利生意,省会市场昂贵的干木耳!(1 / 2)

在市场里走得一会,来到个卖农副产品干货的档子,其中就有干木耳。

而且这干些木耳根据品类分成了不同的几个大袋子。

许承安随便瞄了眼,从某个袋子里拿出一片干木耳,对菜贩问道:“你这干木耳咋卖啊?”

“一块二一两!”

这会的木耳属于农副产品干货中较为贵重的,都是按两算,不过十斤鲜木耳才能晒出一斤干耳,一两干耳泡发出来就不少了。

许承安点了点头。

一块二一两,也就是十二块一斤,听着似乎不算贵,其实不然。

因为他问的这个干木耳,是从南方那边运过来的伏耳,还是最劣等的那种,那肉质薄得像纸片,品相辣鸡,还有不少遭了病虫坏的坏耳。

南方的木耳便宜,因为有春耳伏耳和秋耳三季,产量也比东北木耳高,像黑土屯的木耳一年两季总共才五六茬,而滇南这种四季如春的地方一年能出个十茬,都快是东北的两倍了。

由于品质不好,产量又高的关系,南方木耳在本地市场上的价格低了很多,很多经济不好的地方,这种品质的伏耳可能也就只能卖个六七块一斤,但是到了哈市这样的大都会摇身一变就能卖到十二块,可谓是暴利。

由于信息不通,交通落后的关系,此类暴利生意在国内还有不少,产品南北差价离谱得很。

当然要把产品从南方卖到北方也不是容易的事,要克服很多困难!

许承安随口问道:“这是南方的干耳吧,品质不是特别好?”

“对,南方的,你要是想买品质好的,得咱省内的!”

干货贩子看到许承安和身旁几个女眷都穿戴不俗,手里还拿着个照相机,料想其家境不错,指着另外一个大袋子:“这是咱省刚上市的头茬春耳,肉质厚实,一级品,不过得两块一两!”

许承安把那块伏耳放回原处,又拿了块一级品。

看了眼确实是头茬春耳,这会市场里的贩子也不敢乱忽悠人,被顾客投诉的话得会被市场管理处的人追究责任。

但这价格真的高啊!

二十块一斤,几乎是南方伏木的两倍了!

和沧城也有五块钱的差距,要是能卖到省会,这利润可就差大了!

那运输成本怎么都不至于超过五块,沧城离哈市也就八百公里,最重要的是有货运火车,比卡车啥的成本要降低不少,把木耳从沧城运到哈市火车站,再送到集市,顶天每斤也就多个一块钱运费,剩下的四块就全都是利润!

问了一个最低的,一个最高的,许承安就心里有数了,随口问了下其他几个档次的干木耳,价格基本就是逐阶提升,每高一个级别,每斤提个两块钱左右的样子。

许承安又对着几款干货分别用近镜拍了几张照片,便带着几女离开了干货档。

这时的施秋晴出声了:“承安,省会的干木耳卖得好贵啊,咱们厂的头茬春耳在沧城市场上才卖十五块一斤,贵了五块钱!”

许承安不以为奇:“省会是这样的,哈市的经济在全国城市里都排得上号,这里的人们有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有电视机和冰箱的也不在少数,人们的收入高,物价自然也就高了。”

80年代的哈市经济如日中天,称为小黄埔都不为过,最高的头茬春耳价格高也他意料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