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晚秋无法理解。
作为大齐精锐的边军和近卫军,面对这些叛军会这么不堪一击。
究竟是叛军太强,
还是齐军太过无能?
为什么在接连两次模拟中,齐军都是毫无还手之力,一触即溃。
可若是真的是齐军无能,那匈奴、陈军、宋军,这些齐国的手下败将又算什么?
高晚秋几乎都要将嘴唇咬破,
她想不明白,
按照常理来讲,
这些造反叛乱的军队,不应该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吗?
只要朝廷派遣精锐过去,随随便便就能镇压。
在史书之中,
数千年来,
记录了无数次起兵叛乱的事件。
但是,
除非赶上王朝末期,整个国家腐朽不堪,这些起义军面对官兵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除此之外,
其余绝大多数时候,
根本不会存在太强的战斗力。
尤其是农民起义军,因为受到出身、见识、资源等多方面的限制,往往存在诸多局限性。
就比如说,成员成分复杂,缺乏严格的组织和纪律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往往都是杀到哪抢到哪.......等等。
可现在从模拟画面中,
高晚秋发现,这支起义的军队,根本没有这些问题。
而且,
很明显能够看出,
他们是蓄谋已久!
不但装备精良,而且拥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在军事指挥方面,也有很多出色的人才。
否则,
他们绝不可能,指挥得了,数十万规模的战役。
一想到这些,
高晚秋只感觉浑身发冷。
【昭宁七年,十二月,幽州、并州、冀州相继沦陷,望着只剩半壁江山的大齐,你只感觉一颗心跌落谷底,整个洛京城都笼罩在黑云之中。】
【昭宁八年,一月,天降大雪,幽、冀、并被寒雪覆盖,叛军暂时没有动静,你向高晚秋提议,构筑黄河防线,阻止叛军南下。】
【昭宁八年,二月,工部征调了近百万农夫,冒着严寒加固了黄河以南的数座城池。】
【昭宁八年,四月,叛军兵分四路,渡河南下!洛京城岌岌可危!】
【昭宁八年,五月,前线急报传来,叛军的主攻方向是青州,洛京只是佯攻。】
【昭宁八年,六月,镇东军传来捷报,博阳之战大获全胜。】
【昭宁八年,七月,镇东军乘胜追击遭遇叛军埋伏,损失惨重。】
【三日后,临淄城陷落,镇东军退路被截,只得退守孤城。】
【面对前线不断传来的急报,身为丞相的你心急如焚,可又不知道该如何扭转局面。】
【昭宁八年,八月,镇东军覆灭,青州全境沦陷,叛军长驱直入进攻兖州,太尉蔡徐申主张迁都长安。】
此刻,
只见系统的模拟画面中,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群臣分列两侧,神色各异。
太尉蔡徐申立于殿中,手持奏章,“陛下,如今战事吃紧,叛军步步紧逼,为保社稷安稳,臣恳请陛下迁都关中,依托山川之险,重整旗鼓,再图大业!”
此言一出,
朝堂上一片哗然。
群臣交头接耳,有人点头赞同,有人面露忧色。
然而,
还未等众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