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
段浪:“咦,常妹妹怎么突然想到粮食了?”
“别说,还真别说,红薯和土豆确实不错啊,要是有了这玩意儿,就能养活更多人了。”
“就算是满清的所谓康乾盛世,也不过是红薯盛世罢了。”
“明朝灭亡之后,满清鞑子入主中原,在天下各处大肆屠杀汉人,造下无边杀孽。”
“据不完全统计,中原的人口从天启三年的5100万,到清朝顺治年间仅剩1900万左右,超过三千万汉人被屠杀殆尽。”
“但到了乾隆年间,天下总人口竟然达到了四亿,这一切都归功于红薯和土豆的传入。”
“这两种粮食原本在明朝万历年间就传入了中原,但明朝皇帝没有重视,反倒是让满清鞑子捡了一个便宜,得了个名为‘康乾盛世’的美誉。”
“@林辰,老林,我突然想到,我的世界也可以引入红薯和土豆等高产粮种,你顺便帮我也采购一批吧。”
粮食,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世界都是必需品,甚至称得上是战略物资。
哪怕是21世纪的后世也不例外。
古代不更不用说了,从三皇五帝开始,就没有不缺粮食的时候。
若是哪个皇帝能让天下百姓填饱肚子,那绝对是千古明君。
天下百姓会自发为他立庙,日日叩首祭拜,香火千年不灭。
即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几次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也时常有百姓挨饿受冻。
这些盛世,只是统治者阶级和官老爷们的盛世,和普通百姓无关。
为何会如此呢?
因为中原本土的小麦、水稻等作物的亩产量很低,百姓们根本就填不饱肚子。
《后汉书》记载,秦汉时期,北方的小麦亩产约120斤,南方的水稻亩产约100斤。
《乞免民租疏》记载,隋唐时期,北方的粟米亩产约105斤,南方的水稻亩产约157斤。
《答手诏陈十事》记载,两宋时期,北方的小麦亩产约110斤,南方的水稻亩产约220斤。
《日知录》记载,明清时期,北方的小麦亩产约155斤,南方的水稻亩产约305斤。
但红薯、土豆和玉米呢?
后世,现代化种植的情况下,红薯的平均亩产可达6000斤,高产的能达上万斤。
土豆的平均亩产大约有6000斤,通过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高产的土豆品种亩产高达8000-10000斤。
玉米的亩产较低,在南方地区一般是1600-1800斤左右,高海拔地区则1000斤左右,北方大规模种植,亩产可达2500-3000斤。
除了这三种外来作物之外,中原本土的水稻经过多年培育和杂交,亩产量最高达到2400斤。
许大贸:“咦,常妹妹这法子不错,找老林采购一批红薯等种子,起码能让天下百姓填饱肚子。”
“浪哥也反应挺快嘛,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若是浪哥引进并推广这几样高产粮种,那天下百姓还不得将你捧成万古一帝?哈哈!”
许大贸猛地一拍脑袋,这都是网文里常见的套路了,他之前也是一时没想起来。
历史类的网文里,主角们通过金手指的帮助,引入各种高产粮种,都能收获极大的声望,甚至堪称神农在世!
若是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一国皇帝也不敢对主角怎么样,还要对他礼敬有加,封官赐爵甚至赐婚。
李珂:“常老妹这脑瓜子转得挺快嘛,你是咋想到找林哥采购粮种的?”
“不过,除了红薯、土豆和玉米之外,还有杂交水稻啊,你咋不找林哥采购呢?”
看完常曦月所说,李珂大为震惊,常曦月竟然能想到这一招。
常曦月:“珂姐你这就不懂了吧,杂交水稻的种子不能留种,只能种一季,第二季就退化了。”
“与其如此,我还不如采购红薯、土豆和玉米的种子呢。”
“明朝初期的时代,有这三种高产粮种,足够了。”
常曦月得意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