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淑英带着闺女儿媳妇去屋里看孩子,陆瑾台、杨明安还有赵宏泰、赵锦城则被一群表哥拉着说话去了。
赵锦舒几人看了孩子出来,坐在院子里和大舅大舅妈还有两个姨妈聊天。
正说着话,赵卫东和张盼晴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当着舅舅舅妈、姨妈姨父的面,两人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若无其事地和长辈们打了招呼,打完招呼又喊了爹娘。
余淑英应了声,也没说啥,这个场合,只要他们不作妖,她也不可能说什么。
张盼晴挨着王小麦坐了下来,赵卫东在她旁边坐下。
王小麦也没管他们,自顾和赵锦舒、赵玉华聊着天。
大舅妈看向赵锦舒:“锦舒,这回回来能过多久?”
赵锦舒:“京都那边新买的院子还在装修,还要回去买家具,房子修整好,我还想让爹娘去京都看看呢。”
赵卫东倏地看向赵锦舒,她那意思,他们在京都买房了?
大舅就问:“买的房子有多大?”
赵锦舒笑起来:“一进的四合院,房间挺多的,家里宽敞,爹娘兄弟姐妹都来也能住下。”
余淑英就和大哥说:“她和瑾台一直和我们说那边房子买的大,特意给我们准备了房间,让我们农闲时就过去住段时间,我这说走就能走,建忠那工作,哪能走得了?”
赵建忠看她一眼:“我一把年纪了,这书记还能一直干?总得给年轻人留点机会。”
怎么就走不了啦?
大舅妈打趣他:“原先咋不给年轻人留机会?听说锦舒买了房子,给你们准备了房间,就要给年轻人留机会了?我看你是想去京都玩。”
赵建忠满脸笑:“瞧大嫂说的,谁不想去京都看看?”
“这话很是。”大舅妈笑着看向赵锦舒:“要是锦城能考到京都去,你们姐弟俩也能有个照应,就是不知道他考得咋样?”
赵锦舒面带微笑:“我也想兄弟姐妹都在一个城市,就看他能不能考到京都来了。”
上辈子锦城在沪市读的大学,可她知道他的梦想是京都的某所大学,具体哪一所,他没说。
这辈子高考前几个月,陆瑾台给他找了不少资料,也没受其他影响,看他状态,应该考得比上辈子好。
大舅看向他们:“你爹娘去京都看看也好,总得看看闺女过得啥日子,也好放心。”
说着他又叹了口气:“你们兄妹几个,我看也就玉华日子难些。”
摊上那么个婆家,杨明安也不能顶事,今后都得靠玉华,能不难吗?
赵玉华愣了愣,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
赵锦舒顿了下,缓声道:“日子不会一直难过下去,我准备这次回去,把三姐带过去,看能不能给她找个事做......”
王小麦早就知道这事,并没有意外,赵卫东和张盼晴却愣住了,看来赵锦舒已经在京都站稳了脚跟,现在都开始拉拔娘家人了,想到这里,两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赵玉华回过神,忙摆手:“我啥都不懂,我能做啥?别给你添麻烦了,我跟着你们去京都玩几天,见见世面就行了,那地方哪能是我们待的?”
赵锦舒瞪她:“怎么就不是你们能待的?只要你听我和瑾台的安排,你就能待得了。”
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了底,但还没跟三姐说,事情没落地前,说再多也没用。
大舅看向赵玉华:“你妹妹见识多,又是作家,有文化,还有瑾台呢,听你妹妹的没错。大好的机会,该抓住就得抓住,别人想要这机会,还没有呢。等你们在京都安定下来了,你们两姐妹也好作伴。”
有娘家人在身边,婆家人就是欺负锦舒,也得有所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