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娘喘不过气,捂着胸口,这儿子真是跟他离心了,杨大爷腾地站起来:“够了,还闹腾到什么时候?不够丢人的,回家。”
他是待不下去了,他也不明白儿子做点事咋了?非要闹腾!说完把她拽起来往外拖。
杨大娘看向杨明安:“你是不打算走了?”
杨明安:“我媳妇孩子都在这?我往哪走?打死我都不走。”
他总觉得自己要是走了,再想回来,就难了。
他是不聪明,可也知道什么对自己重要,自己的小家是绝对不能散的。
杨大娘这下是真哭了,这儿子真是白养了啊,精气神都没了,有气无力地被杨大爷拖着往外走。
余淑英也没挽留,留啥留,闹这样,她可没那么大度好酒好菜招待她,她不发威,真当他们不存在?
杨丰收和杨冬梅在屋里听到动静,也没出来,他们爸爸好不容易愿意上进了,奶奶还在旁边打岔,他们是不能理解的,有时候也怨奶奶管得太多。
娘闹了一场走了,杨明安话都不敢多说,生怕赵玉华把他娘的过错,算在他头上,老老实实跟在她后面打下手。
饭菜做好,一家子坐在餐桌边吃饭。
赵玉华看他一眼,什么都没说,饭菜做好,她看了看端着米饭,缩在桌角没精打采地数着米粒,菜都不敢夹的杨明安,轻轻叹了口气,夹了块肉放到他碗里:“做那样子,好像谁不让你吃菜似的。”
杨明安都要哭了,玉华给他夹菜,是不是没生他气?
余淑英看了眼,这女婿的娘不行,可女婿还不算太蠢,教教还是能要的,她叹口气,没再说啥。
饭后,陆瑞要午睡,赵锦舒和陆瑾台把她送回屋里,赵锦舒叹道:“三姐夫这事还没完。”
陆瑾台看向她,赵锦舒就说:“他三个姐姐呢,等两天他们还不回去,他姐姐绝对会找过来说和的。”
她可太了解这家人了,说是说和,还不是想压着三姐低头。
赵锦舒:“人家都说女孩嫁人就像又投了一次胎,这话我是不信的。”
陆瑾台怔了下,赵锦舒缓缓道:“遇到好的婆家,你好我好大家好。遇到不好的婆家,大不了一拍两散,有什么了不起的?就当给自己练手了,兴许一下个更好呢?投胎只有一次机会,嫁人可有无数可能。”
陆瑾台心里一紧,赵锦舒冷哼:“惹急了,大不了我把三姐带京都去,乱七八糟的破事一大堆,日子还能清静?耗都把自己耗死了,婚姻带给自己的都是痛苦,这婚姻不要也罢。”
陆瑾台直接把她揽在怀里:“说事就说事,不许生气。”
赵锦舒看向他:“我没生气,我得想个法子让三姐跳出来,三姐有了事做,才能摆脱那一家子。她那婆婆一把年纪你指望她改脾气?不可能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是三姐这回回去了,今后她只会变本加厉。”
陆瑾台:“好,我们一起想,让三姐跟我们去京都,在家里找事做都行,我们和三姐慢慢商量,你别动气。”也别乱想。
赵锦舒嗯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