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都市言情>贵妃当道> 91.子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1.子非(2 / 2)

弄月念头一转,心想周美人如今风头正盛,父家如日中天,一句顶过旁人十句,若是她在官家面前有意诋毁,自己倒得不偿失。可瞧着子非又实在可怜,不忍让她受罚,如此婉转千肠,竟是进退维谷。

子非瞧着弄月脸色忽明忽暗,也知她为难,见内侍要过来绑人,遂自己起身道:“我自己走着去领罚。”又朝两位妃嫔福了福身,从容离去。

子非随着周美人遣的小内侍行至宫街,宫婢芙儿迎面而来,见了子非,先微微欠身,才道:“清秋大娘子令我将书箱子送予你。”

子非道过谢,朝小内侍道:“我本是来东宫归还书册,领罚不紧要,但恐官家一时要查阅籍册,又寻不见,徒惹圣怒。请大监给个方便,放我还了书,再去暴室。”

小内侍识得清秋,便问:“娘子说的清秋大娘子可是鸾鸣殿掌宫女……”

芙儿扬眉一笑道:“算你有几分见识,倒不愚笨。”又朝子非道:“你又为何要去暴室领罚?”还不等子非说话,那小内侍惯会见风使舵,忙上前掐媚道:“也怪不得周娘娘生气,今儿晨起做了大半天的点心,全白糟蹋了”又将子非撞翻周美人糕点诸事细细说了。

芙儿深知莫兰看重子非,遂道:“我立刻回去禀明淑妃娘娘,你尽管宽心,我去请娘娘来救你。”

子非却道:“她怀有妊娠,身子不便。若是为此等小事烦心,倒不值。”又笑了笑,道:“总不过十杖,也不至伤筋动骨,你可别在娘娘面前多嘴。”

小内侍听着子非言语,似在淑妃面前也能说上话,不觉多了几分恭谨,道:“反正此时天色尚早,不如让我随子非娘子先去归还书册,再去暴室不迟。”

芙儿还要劝慰,却见子非已转身去了,只好慢慢往回踱步。她暗暗思忖,想到周美人如今气势正盛,若真与鸾鸣殿为敌,只怕淑妃日子也难过,就忍了忍,当什么也不知晓。

待子非往东宫还了书,录了册,正要往回去,忽听廊下有内侍禀:“官家驾到。”子非忙退至门边,屏声恭候。

赵祯进了殿,经过子非身前时,忽而停了停,问:“你是吕子非?”

子非从不知官家竟认得自己,吓得连忙跪下,道:“是,奴婢司籍司掌籍宫女吕子非,参见官家。”

赵祯又道:“你眼睛可大好了?”

子非叩首,道:“谢官家关心,已经大好了。”

赵祯顿了顿,沉沉道:“起来吧。”

子非见官家进了殿里,想要悄然退下,却忽又听赵祯道:“你那回从火中抢出通鉴馆的书稿,朕说了要重赏你。”稍停又道:“你若有什么想要的,就回禀朕。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回去好好想想,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出了东宫,日已斜西,几缕彩霞丝丝漂浮在朦胧的橙红天际,太阳越坠越低,渐渐落入了山丘之后。宫街两侧的殿宇愈加寂静,隐有宫人间的话语声传来,也是细声细气,仿佛稍有不慎,就会惊扰了深冬傍晚的安宁。

子非走在宫街上,两侧朱墙高筑,长长的延至禁宫深处。暮色像淡薄的黑雾,笼罩在周身,四处朦朦胧胧,使人看不清楚。子非失魂落魄的跟在小内侍身后,满脑子萦绕的还是赵祯那句: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待到了暴室,正要行刑,不料周美人竟又遣了人来,也不说旁的,只说免了子非杖刑,众人皆是诧异。

那小内侍竟舒了口气,满心欢喜道:“天色欲晚,我先回去了。”

子非依礼躬了躬身,道:“大监自便。”

棠梨殿中宫灯高悬,宫人来往穿梭,忙碌非凡。周美人亲自植养了几株寒兰在暖阁中,才开出几朵花骨子,就忙禀明了官家,邀他共赏。

刚有内侍来禀,说圣上已经起驾,估摸着半盏茶时辰便到。周美人忙吩咐内侍置摆桌席,自己则入暖阁添妆换衣。

掌宫女静枫亲自在侧侍候,用绞子新剪了兰花缀于周美人发髻,笑道:“淡淡清香,果真不错。”

周美人往镜中瞧了瞧,颇觉心仪,抿嘴笑了笑,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可遣人去了暴室?”静枫往玛瑙镶金大枣木妆匛盒中挑着耳坠,道:“早遣人去了,小李子才回话说,那吕子非一板子都未挨上,倒赶得正巧。”

双鱼鼎形铜镜上映出皎花皓月般的面容,杏眼中却露出几丝厌烦之色,道:“可惜我那几碟子糕点,竟是白白砸了,实在叫人气闷。”

静枫取了一对月华乳白的玉坠子戴在周美人耳上,道:“掖庭中宫女上万,偏是官家认识的,在东宫里还问了许多话,娘娘存几分心思总不会错。况且,奴婢还听人说,那吕子非是吕相的亲侄女,与淑妃来往也甚为亲密,倒也有些背景。”

周美人皱眉恨道:“凭她什么,也不过是个奴婢……”正说着,有宫婢掀帘道:“娘娘,圣驾快至殿门处了。”

周美人忙起身,脸上绽出欣然的笑意,又往身上披了件石榴红缂金丝云锦缎长袄褙子,扶着静枫疾步出门迎驾。

莫兰才用过晚膳,卷着本黄帝内经在灯下瞧着,清秋入殿,手上用朱漆盘子端着一碗滋补汤药,呈至莫兰跟前,恭谨道:“娘娘该吃药了。”

莫兰放了书,喝过药,含着半粒桂花糖,道:“官家今儿宿在哪里?”

清秋剪着烛花,道:“听魏正说,今晚上圣驾宿在棠梨殿。周美人养的寒兰开花了,请了官家过去瞧。”

庭中月色清冷,辉白洒了满地。素色窗纸上映着一坐一站的两个身影,随着烛火微微荡漾。莫兰面无神色的“哦”了一声,又拿了书要看,却听清秋道:“冯昭仪戌时遣了人来,说富康公主今儿进食颇好,叫娘娘安心。”

莫兰听见清秋说起乐儿,心里不犹得一软,遂起身道:“去平乐殿瞧瞧公主。”清秋忙取了灰鼠皮貂裘,又叫人去唤了暖轿,才亲自扶莫兰出殿。

清秋随着轿子伺候,隔着帘幕道:“自娘娘有孕,官家说冯昭仪曾有过生养,就将富康公主寄住于平乐殿。奴婢仔细瞧着,冯昭仪倒有几分真心,待公主极好。”

莫兰略有些惆怅,道:“再好又怎能比过亲生母亲?若不是那几日我病得厉害,头昏脑涨的,也断不能由着官家。”又抚了抚高隆的肚子,笑道:“好在也不过两三月就要生了,到时再接回来也是一样。”

平乐殿偏僻,倒与鸾鸣殿相近。

不过多时,已至殿门外。暖轿底下火旺旺的烧着银炭,烘得极为暖和。莫兰下了轿,被寒风一扑,只觉冷得手脚都不敢伸展。清秋忙用灰鼠皮貂裘紧紧裹着莫兰,又命内侍去喊门。

因那年尚临冬流产,冯贤妃贬为昭仪,便从长秋殿移居平乐殿,日日过得清淡如水。除去重大节气宴会,她几乎大门不迈。直至前几月,官家忽而将富康公主送了来,让她养育,平乐殿才渐渐有了些许生机。

里头伺候的宫人听见有人叩门,先只开了半条缝隙瞅了瞅,见是清秋,以为是来询问富康公主诸事,忙开了门。待清秋等人入了院中,才发现竟是淑妃亲至,不免吓了一跳,边飞奔着往里面去,边喊道:“淑妃娘娘来了,淑妃娘娘来了。”

莫兰才临至阶下,冯昭仪已迎了出来,屈膝道:“淑妃娘娘万福。”

莫兰忙令清秋扶起,入了殿,只觉四处冷冰冰的,倒跟杵在外头差不多,不由得道:“怎么殿里也这样冷?”

冯昭仪笑道:“外头没烧炭火,快往暖阁去。”说着,就引着莫兰转过长廊,行至西边暖阁中。

一进门,便瞧见粉嫩嫩的赵乐阖眼躺在榻上,用雪里金遍地锦滚花狸毛毯子裹着,睡得极为香甜。莫兰身子不便,也不能抱,只坐在炕边上瞧了一回,才笑道:“瞧着这模样儿,倒是又胖了些。”

冯昭仪道:“可不是,除了奶娘喂食,今儿晚膳还吃了半碗鱼汤稀饭和半碗酥酪。胃口极好。”

莫兰抬眼瞧见暖阁中所置之物竟多为乐儿用的襁褓、小被子、斗篷、极各色小玩意儿,心中一暖,便道:“劳姐姐费心了。”

冯昭仪比往日也多了几分活泼,道:“有乐儿作伴,日子也好打发,真心讲,我是求之不得。”说着,见乐儿嘴角上动了动,眉头紧皱,似要哭泣,忙俯过身去,手上轻轻拍着,嘴上亦柔声哼了几句。待乐儿睡踏实了,方小声道:“哎呦,我竟忘了使人上茶了。”说着,就要出去叫人。

莫兰拦住,道:“我不过来看一眼乐儿罢,天色晚了,倒不用喝茶。”

冯昭仪也不计较,只道:“也好,乐儿若是没人陪着她睡,总睡不安稳。”

莫兰点点头,又瞧了一眼炕上的小小身子,复返身出去。冯昭仪要送,莫兰却道:“你回去吧,乐儿一人在暖阁里,倒不好。”虽是如此,冯昭仪望着莫兰出了殿门,方回屋中。

次日,莫兰亲自往慈元殿陈情,细数平乐殿种种。

皇后听了,遂往尚宫局下了懿旨,今后从鸾鸣殿的所供之物中拨出三分之一送往平乐殿。各司各局见了懿旨,不敢怠慢,又哪里敢真的往鸾鸣殿拨用,无非是短了别处的,四处攒齐了给冯昭仪送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