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武侠仙侠>我真没想当王爷啊> 第155章 兄友弟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章 兄友弟恭(2 / 2)

王临抬起头,不顾皇帝面色冷淡,依旧面色凝重一字一句道:

“春闱以来,市井坊间对科举公正性的议论不断,整整五日,风波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甚至连五岁孩童都知晓此事。

臣身为监察御史,有督察吏治之则,便主动探查了此事。赫然发现这此次事件皆源于礼部左侍郎兼春闱主考官吴夫之与会元陆瑜,其二人关系密切,会元陆瑜之父乃是金陵知府陆正狄,多年前与吴侍郎为同窗好友,两人亦是同榜进士,陆吴两家为世交。

此番关系,实乃耐人寻味。

为求真相,臣亲往礼部贡院,翻阅了陆会元春闱所作考卷,发现其经义策论诗赋确为上佳之作,但臣又观其策论,极具个人风格,极易辨认,若是吴侍郎熟悉陆会元行文风格或提前知晓陆会元所做内容,想来在阅卷时认出这份考卷,是极为容易的。

且,臣闻陆会元久居江南,却并未有诗名流传,乡试时所作诗词亦为中规中矩之作,但春闱时所作《雁门行》一诗实在过于惊艳,实乃千古名诗,与他平日所展露的诗才大不相同。

臣以为,此诗并非陆会元所作,乃是有人提前泄露题目,陆会元再请名家所写,只为得这会元之位,登临御前殿试。

臣,还请陛下明鉴,彻查此事,万万不可因此一事,而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呐。”

言罢,王临跪伏于地,深深叩首。

台下群臣与众考生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听到了什么?

有一个七品的御史在殿试上,在御前,控告陛下钦点的春闱主考官舞弊春闱,控告已经昭告天下的会元名不符实,早就得到了题目。

那御史还在暗戳戳地控告,控告……

当朝二皇子殿下?

说陆瑜请名家所写诗词,在这偌大的京城里,他能请谁?

哪位名家能随意写出可以被称为“千古名诗”的诗词送人?

在场的谁不知道,这位陆会元早已住进了二殿下府上,两人关系之亲密,花朝节那日可都是有目共睹的。

二殿下的才名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没人会怀疑他是否拥有作出千古名诗的本事。

最重要的是,这位胆大包天的王临御史,早就是朝堂公认的太子党了,平日里就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闻名,他此时如此头铁的把事情挑明,还意外地符合他的人设。

此时,在场的众人没一个在乎此事的真相,对他们来说,这丝毫都不重要。

他们只想知道一件事。

“太子……这是要做什么?”

……

“开始了。”

不远处,皇宫廊下,木章眼看着那位御史俯身拜下,看着呆若木鸡的大宁群臣,嘴角不由透出一丝笑意。

毕竟,谁能想到这位年轻刚正、倍得太子青眼相加的监察御史,是国师早年便在大宁埋下的钉子呢?

“怀疑的种子一旦在心中埋下,那便再也拔不出来了。”

他这些天所做的一切,在王临开口的那一刻,便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他不管此事的结果如何,他想要的,只有身上带着东宫标签的王临在如此场合下挑明此事。

仅此而已。

所有人都会怀疑,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东宫一手操控,目的就是不想让这位羽翼渐丰的胞弟获得朝堂上的力量,想要将那位有希望夺得状元之位的读书人打落尘埃。

党争,开始了。

木章不是没有想过,失踪的白沙是被李泽岳给绑走了,这位殿下从白沙嘴里可以得出之前铺天盖地的消息都是北蛮放出来的。

但那又如何呢,身为敌国使节,都到了京城了,不搞些乱子才是不正常的事情,李泽岳又如何能料到这位御史是他北蛮的人呢?

他只会认为,北蛮把这事情搞大就是为了动摇朝廷的威严,瓦解科举制度在百姓心中公正的地位。然后太子得了这个机会,趁机派手下在殿试当监试官的御史王临在御前控告陆瑜,想要剥夺他参与殿试获得出身的机会。

至此,他的计划已然闭环。

这王临已经活不过今晚了,死无对证。

不论陆瑜是否还能继续参加殿试,李泽岳的心里都会对太子埋下怀疑的种子。

至于太子解释?

他怎么解释?

且不说身为长兄,身为储君的尊严不允许他向胞弟主动低头,就说他解释了,李泽岳会相信吗?

木章含笑摇了摇头,

天家,南朝北朝都一样。

亲兄弟又如何,

千年来,谁的龙椅不是沾满了血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