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苟回到家的时候,徐福贵和徐孝牛刚从田里回来。
佳珍和徐孝霞做好了晚饭。
“人齐了,开饭!”
今天是徐家的“伙食改善日”,徐福贵一声大喊,孩子们七手八脚将灶房做好的饭菜端到堂屋桌上。
依旧是那张古朴的八仙桌,由于使用多年,桌子漆面都被擦摩干净、露出原木底色。
今天有香喷喷的红烧肉、卤猪蹄,还有一锅用三斤重草鱼熬到发白的鱼肉鱼汤。
“慢着点,不用抢。”
十一岁的徐孝云和八岁的徐孝安,狼吞虎咽,生怕慢一口就吃不饱似的。
“注意吃相。”
“又没外人在。”
徐孝云嘴里嚼着红烧肉和馒头,嘟囔道。
“在家人面前也得礼貌,再这样就罚站。”
佳珍瞪着徐孝云,见其终于收敛吃相才放过他。
“娘,是你做的饭太好吃了。”
徐孝安显然更会说话。
一家七口人其乐融融,气氛热闹。
徐孝苟看着四弟和五弟身上穿的满是补丁的旧衣服,心中感叹:他家在吃食方面从不吝惜、隔三岔五改善伙食,但在其他方面就太节俭了。
他知道是他练武的缘故,家中多余的花销都供给他了。
他立下誓愿,一定好好练武、闯出名堂,不辜负爹娘在他身上花那么多钱。
————
晚饭结束。
徐孝牛拿出一个脏兮兮的残破陶碗,将桌上大家吃剩的残羹剩饭盛起来。
他端着陶碗走出院门,来到徐家宅院后方、农田边上。有个泥胚筑成的狗窝。
“大黑?”
见大黑不在窝里,他朝着农田的方向大喊了两声“大黑”。
“汪汪!”
远处传来回应,随着犬吠声由远及近,大黑出现了。昏暗天色下,它快得如同一阵影子。
“汪汪~~”
大黑冲到徐孝牛身边,不断摆动尾巴,在徐孝牛腿边转圈、用头颈磨蹭,显得无比亲昵。
它身形细长矫健,浑身黑色油亮的短毛,骨架很大、肩背到徐孝牛腰部那么高。
“今天吃食多,啃过的猪蹄,还有鱼肉,你快吃。”
徐孝牛将陶碗放在地上。
“汪~~”
大黑低头很快吃完,又围着徐孝牛上蹿下跳得玩闹。
“停,坐下,打滚,趴下……来,跟着我跑。”
徐孝牛和大黑玩得不亦乐乎。
大黑是三年前的秋天、徐孝牛和他爹上山打猎捡回来的。
那天二人运气不错,猎到两只山雉,从百壑山返回的时候在途中发现“大黑”。
当时大黑是巴掌大小、眼睛都睁不开的小狗崽,奄奄一息、命不久矣的样子。
徐孝牛把它带回家,靠着喂米汤和肉汁救活了。佳珍原本不同意,他家的情况实在没有富余的口粮喂养一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