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贵垂头耷脑的回到家,佳珍刚开始做饭。
“咦,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早?”
“夫君,你病了?”
佳珍见他一副体虚气弱的样子,连忙上前搀扶他。
“我没事,就是太饿了,给我拿个馒头吧。”
徐福贵摆摆手,说话有气无力。
佳珍给他取来个馒头,见他吃的急,又端来一碗水。
他几口吞下馒头,饮下半碗水,恢复了些力气。
“是最近太累了吗,休息几天吧。”
佳珍心疼他,担心他身体累垮了。
“我真没事。”
徐福贵说话的声音多了几分力量:“佳珍,家里的伙食标准再提一提吧。每人早晚多加一个鸡蛋,五天吃一次肉。”
“啊?又提?”
一个月前送徐孝苟去练武的时候,家里的伙食标准已经提高了些。
佳珍心里盘算着:
徐孝苟练武的拜师礼十两银子,一个月过去,又要交二两银子。以后练武的话,每月二两银子是固定支出。
若是将伙食标准提高到五天吃一次肉,田里的收成都不够支出了。
“家里现在有多少钱?”
徐家的钱由佳珍管着,她各项收入支出都记账。
“有二百三十多两银子。”
佳珍勤俭持家,才攒下这么多钱。村里普通农户,别说二百两银子,没几个能拿出二十两的。
“这不挺多的么,你怀着孕,孩子们都正长身体,三苟练武也得多吃肉。今年风调雨顺的,地里收成好,实在不行还有药草田呢。
你就别太节省了。”
徐福贵家里的情况,只要不是天天大鱼大肉,五天吃一次肉还是供得起的。
“好吧。”
佳珍心里却是不太踏实。
她喜欢攒钱,毕竟家里孩子多,难免碰上个小灾小病,家中有积蓄才有底气。
————
半个时辰后,佳珍做好饭。“孩子们,吃饭啦!”
徐孝苟正好晨练结束回到家。他每天天亮之前赶到村口林场,跟着杜海练两个时辰的桩功。
中午是他们的休息时间,等到傍晚再去林场练一个半时辰的桩功或者拳脚招式。
堂屋,众人围在八仙桌前吃饭。
“咦,今天多了一个鸡蛋?”
徐孝苟见每个人面前都是两个鸡蛋。
“告诉你们好消息,你们爹说了,以后早晚加一个鸡蛋,五天吃一次肉。”
佳珍将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
“好耶!”
徐孝苟欢呼着。
徐孝牛和徐孝霞也是面露喜色。
坐在徐福贵腿上的徐孝云在现场气氛的烘托下,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好呀好呀,我也吃肉。”
佳珍见孩子们这么高兴,心疼银子的不舍情绪消散了:给孩子们填饱肚子,有什么好心疼。
————
几天后。
徐福贵的《五行桩功》很熟练了,他已经掌握其中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