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明国君上明景阳也收到了宋境动乱的消息。
他坐在华丽的龙椅上,手中拿着情报,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虑和犹豫。
“启禀君上,宋国内部出现了动乱,大荆虎师攻占了宋世基三个州,如今宋国把肃云郡兵力大量抽走。”一位大臣站在一旁,低眉顺眼地说道。
明景阳微微抬头,目光望向大臣:“那与我国边境鲜丽郡的宁州呢?可有异常?”
大臣连忙回答道:“回君上,与我国边境鲜丽郡接壤的宁州,宋军兵力并未减弱。”
明景阳听后,心中一动。
他陷入了沉思之中,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策。
“君上,如今宋国局势混乱,我们是否应该趁机有所行动?”另一位大臣试探性地问道。
明景阳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宋国虽乱,但局势未明。且我国与宋国接壤的宁州兵力未减,若此时贸然出兵,恐陷入不必要的风险。
再者,我们对宋国内部的情况并不完全了解,这张邺率领的大荆虎师也不知其真实战斗力如何。
万一这是宋国的诱敌之计,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大臣们听后,纷纷点头称是。
“君上圣明。”一位老臣说道,“如今我们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以备不测。”
明景阳点了点头:“就依众爱卿之意,暂不出兵。但要加强边境巡逻,密切监视宋国的一举一动。”
就在这时,与明交界的宁州的宋军守将费施却坐立难安。
他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犹豫。
“将军,如今局势不明,我们该如何行事?”一名副将问道。
费施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与明交界的宁州看似平静,但我们不知宋国内部的战局会如何发展。
若继续驻守宁州防备明军,可万一宋国需要我们的支援呢?
若向北攻打张邺的大军夺回胥州救宋廷,可又担心明军趁机来犯。”
副将听后,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将军,如今我们与王廷的联系已被切断,实在是难以抉择啊。”副将无奈地说道。
费施深吸一口气,目光望向远方:“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继续加强防御,密切关注各方动态吧。”
时间在紧张的气氛中慢慢流逝,战场上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微妙。
南靖和南韶仪在肃云郡外与蒋琬对峙着,双方都在寻找着对方的破绽。
而明景阳则在宫中等待着更多的情报,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费施在宁州则如坐针毡,不知道何时会迎来一场大战。
大乾王朝,大嵇一十三年七月底。
张邺安排杨灵带领探查队,开始在民间宣扬大荆虎师的理念。
“复我荆国,还我太平”的主张如同星星之火,在雍州的土地上缓缓蔓延开来。
杨灵带着探查队的下属们,穿梭于各个城镇乡村。
他们走进集市,站在热闹的街口,向百姓们讲述着大荆虎师的故事和理念。
“乡亲们,大荆虎师是百姓的子弟兵,是仁者之师啊!”杨灵站在一块高石之上,大声地宣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