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穿越历史>大唐协律郎> 0044 匦书入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44 匦书入宫(2 / 2)

“原来是渤海公!夜深露重,渤海公仍疾行于外,着实忠勤可钦,请渤海公先行!”

看清楚来人面貌后,明德门前这些官员们便纷纷拱手作礼,就连急于前往门下内省的韦见素也避在了一边笑语道:“请渤海公先行。”

唐制大内中官皆隶属于内侍省,贞观中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因此官阶四品的内侍便是内侍高官官,太监无有三品,直至高宗永淳末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

武太后临朝以来,常用女官待制禁中、协理国事,内朝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直至中宗以后,宫廷内部政变频生,而作为内朝重要组成部分的宦官们在其中也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今上得以履极称制,便多仰宦官人力,因此对于内官待遇也是非常的优厚。

内侍省虽然不置三品,但中官凡有得宠亲信,往往都会在本职之外另加别官,乃至于三品、甚至更高品级的将军号,活动范围也不再只局限于内朝,这些朱紫新贵们因君恩眷顾而畅行内外。

眼前这名来者,便是这群中官新贵当中的佼佼者,封爵渤海郡公的高力士。

高力士虽然本官只是内侍省内给事,但早在开元初年便因功获封渤海郡公、兼右监门卫将军,扈从封禅结束之后进授右监门卫大将军,是实实在在的三品高官。

面对众人的主动让行,高力士也并不推辞,只是微笑颔首道:“午后出访张燕公第,至今方归,还待入奏,谢过诸位了。”

众人闻言后自然又连忙摆手表示不必客气,待到高力士行入宫门之后,才又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看高力士的神态,似乎是与张说交流的不错,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一场政斗将要告一段落了?

韦见素站在队伍后方,心情却异常纠结,原本他也应该是事不关己的吃瓜群众一员,结果却因为姚闳这些蠢货搞得匦使院也不能说全无牵连。一想到锦盒里还装着一份张说孙子状告其人的匦书,他这里就头疼无比。

进入明德门后,韦见素见高力士一行在横街上还没有走远,心内快速权衡一番,忙不迭向着高力士背后呼喊一声道:“渤海公请稍留步,下官有事需禀。”

高力士听到这话后便立定下来,韦见素忙不迭匆匆行上,入前作揖道:“下官本携匦书往门下内省投送,因见渤海公于途,便请渤海公代呈御览。”

匦书本来就是要进程皇帝的,只不过皇帝一般懒得细看,于是便下方给门下省代为处置。

高力士听到只是这样一桩闲事,便待摆手拒绝,可是韦见素很快便又疾声说道:“今日匦使院受纳一特殊人事,有少年称是张燕公门下孽孙,投书揭露家人罪状,书便在此,员已为拾遗姚闳引送宪台。”

“竟有此事?”

高力士闻言后顿时便也皱起了眉头,他今日入坊去问张说,并且还为张说带回了谢表,心里还准备稍后为张说美言几句,不想竟又发生这样的意外情况,于是便抬手示意身旁宦者接过那装着匦书的锦盒。

沿横街前行一段距离,高力士看到一青袍小太监正在宫墙阴影下探头探脑的向此张望,行近才发现乃是惠妃宫中的牛贵儿。

牛贵儿也注意到了高力士,连忙入前躬身道:“阿公回来了?阿公辛苦了。”

太监本身因为身体的残缺,不能享受正常人伦关系,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往往会在宫中攀结干亲,像是高力士少年入宫时就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

这牛贵儿虽然不是高力士的养子,但宦官群体中往往因为身份地位不同而互相以耶、儿相称,以高力士的身份地位,内宫中绝大多数的宦官都可以说是他的儿孙辈。

“禁宫之中内外有别,无事不要入此惹外官眼烦!”

高力士随口敲打了牛贵儿一句,然后便又继续前行。

“阿公教诲的是,儿一定铭记!”

牛贵儿连忙点头应声,旋即又忍不住发问道:“方才呼唤阿公者,可是门下韦大夫?阿公夜行辛苦,这韦大夫何事还要阻碍途中?”

“多听吩咐,少问是非!”

高力士又沉声训斥一句,没有回答牛贵儿的问题。

牛贵儿只注意到韦见素唤住高力士,却没听清他们说了什么。

他被惠妃安排在此就是要窥望匦使院方面的动静,既然韦见素已经入宫,意味着匦书也已经进入,想到惠妃神态严肃的叮嘱,他也不敢怠慢,忙不迭返回奏报这一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