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穿越历史>大唐协律郎> 0025 山雨欲来风满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25 山雨欲来风满楼(1 / 2)

人对于没有见过的东西想象力总是比较有限,而一些人事运转的规律在没有足够强烈的需求进行推动时,也很难被总结发现出来。

张洛因为有着后世金融方面的常识认知,认为既然柜坊已经具有了存储的职能,由此再衍生出来汇兑服务,那自然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王元宝却没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连想都不敢想,甚至将此业务当作与柜坊的存储本职具有本质冲突、严重影响商誉的事情。

说到底,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客观的规律与过程。

张洛也了解王元宝创设这座柜坊所投入的巨大成本,而这一系列的投入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彰显自身的财力,从而获取洛阳百姓的信任,进而吸纳到更多的存款以实现盈利。

显然眼下的王元宝还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努力着,而且看样子发展的并不好。自己红口白牙胡咧咧,抛出一个数字便直接把王元宝这个大老板都给吸引过来,可见买卖的确是干的很差,急于争取客源。

现在连最基础的存储业务都还没搞好,洛阳百姓对这王氏柜坊仍存观望之心,若在此时进行汇兑服务,无疑会给本就发展不好的存储业务以致命的打击:老子就知道你关西佬儿不安好心,果然是为了把天中父老钱财诈去运回关中!

张洛隐约记得,古代具有汇兑性质的飞钱业务好像是诞生于中唐时期。

那时候藩镇割据,政权虽然还维持着统一的表象,但地方上却各自为政,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兵戎相见,无疑更加剧了物流运输的风险与成本,所以各地藩镇便利用进奏院这一内外联络的机构进行钱帛的异地存兑,飞钱这种类似后世银行汇票的金融票券由此产生。

古代的金融行业发展,固然是具有着资金的借贷、整合等基本特征,比如寺庙往往兼营高利贷之类的业务。

除此之外,由于钱帛这类货币的物理特性,也使得货币的存储、运输这种物流问题也成为金融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物流技术和手段比较单一,无非车船而已,运输周期长、风险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不只是个人、甚至对于一个政权而言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尤其是在唐朝这种大一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区域交流日渐频繁的时代,物流的意义更关系到国运的兴衰。

总而言之,王元宝对于汇兑业务想都不敢想,并不意味着此事没有搞头,相反的还潜力巨大,只是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进行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一旦搞出来,那必然会显现出巨大的能量。

想到这里,张洛便也不再继续进行这一话题的讨论,大可以将此事业当作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的长期目标、主线任务之一。

如果未来真有机会和能力运作出来,这将会成为自己在此世道中安身立命一个非常大的倚仗,倒也不必急于与人分享。

“王店主家本关中、名重长安,突然来到洛阳造此营生,我想不只是我,旁人怕是也难免会有这样的疑虑罢?”

他又开口笑道,将之前这话题当作一次试探和自己的担忧。

王元宝听到他这么说,也不由得长叹一声道:“人心如垒,确难攻破。张公子所忧,也是人之常情。某今入市,前后掷钱逾亿,本为宣告于河洛父老财力充裕,重金置此必为长计,一定会用心经营、绝不轻易舍弃。但却反而增添了旁人的疑虑,市井闲人不乏恶言我费使大钱、必图巨利,所计绝非柜坊抽佣那区区小利……”

他这段时间也的确是憋闷坏了,此番长安到洛阳来置业,上下打点加上各类明面上的开销,前后已经用去了将近十万贯钱,饶是他家财雄厚,如此巨大的投资也让他倍感压力。

尤其还有洛阳当地那些经营柜坊、质库之人联手对他进行挤兑,又招募市井无赖在市中捏造中伤他的流言,更让他的柜坊业务迟迟不能打开局面,深感强龙难压地头蛇。

张洛听到王元宝的诉苦又是一乐,怪不得自己刚才所问让他那样敏感,原来已经是饱受流言困扰了。

他倒不会担心这柜坊倒闭让自己存的钱化为乌有,毕竟对方投入了这么大成本,可见对此也是期待颇高,就算是一直经营不善起码也得撑一段时间再倒闭。

自己那点钱又不是要在这里存上三年五载,只不过是为了近日在南市采买方便才存一存。

于是他便又说道:“我今确有一笔钱帛需要暂寄柜坊,只是需要分批入寄,到时或零取、或整取,如此出入要如何计佣?”

“如此公子真是来着了,别处柜坊钱帛入柜便开始计佣。我家店中不依本钱多少,以出计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