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能避着人群,往偏僻的地方走。
上山,就是想看看,这个季节,山上都有些啥子,过段日子,猫冬,真就不能出门了。
“小雨呀,上来挖野菜呀?”这么有钱,咋还上山挖野菜呢?妇人不解。
“是啊,婶儿,你砍柴呀?”
“可不,秋收有阵子没空砍柴,趁现在多存些。”突然想到,赵老三家没分到地,他们今年没秋收。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可怜面前的丫头,还是可怜自己。
没地,啥都要靠买的,现在还得挖老了的野菜吃,有地,秋收,哪回不累的扒层皮。
“婶儿,你忙,我去那边了啊!”
“好,好!”
这个季节,除了按理应该是药材最多的时候,咋她也没看到几样呢?
赵小雨逛了半天,没找到啥值钱的药材,柴火倒是捡了不少,他们家,也是要烧火的。
到家的时候,刚好碰到姥爷送河葫芦,满满二十来筐货,摆在前院里。
“姥爷,您又去哪里了?”
真能跑呀,越跑越远。
“大河子县。”
哪里?没听说过。
“那么远,腿着去的?”
“嗯,腿着走三天,捡了两天,回来又走了三天。”
赵小雨佩服的看着他,人家挣得,真真是血汗钱。
不怪人能发财,是真能吃苦。
“姥爷,您悠着点,太远的地儿,让大舅他们去就成了。”
在一旁的两个舅舅:没老爹在,他们没有主心骨。
“我胳膊老腿结实着,去的时候空车,我就坐车上他们拉着,不累。”
行吧,您高兴就好。
拿了银子,也不留饭,他们回家歇一夜,就去下一个地方。
赵小雨赶紧跑厨房后面,装了十几个大肉包子,还有十几个熟的水煮蛋,让他们路上吃。
说不累不累,一个个憔悴的,眼下一团青黑,瘦了一大圈。
太拼了,实在太拼了,劝又劝不动。听老爹说,其他几家也一样,憔悴的,跟坐牢回来一个样。
艾玛,幸好不是常年累月的有货,累死了咋整,她罪过大了。
推辞间,赵小雨突然想起,他们捡河葫芦,一个地方就捡一次,这么长时间,该又有了吧。
如果有,他们也不用跑恁远捡货。
“姥爷,村里的泥地看看,是不是又有河葫芦了。爹,要不你现在带姥爷他们咱们家旁边泥地看看。”
“成!”泥地,他也很久没去了。
几个人,一人背了个筐,赵小雨带着梨花,一起去看看,梨花也该出去放放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