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在平壤休整一段时日后,杨广就召集众人于平壤王宫集结。
一众文武天色未亮,就赶往了王宫内。
吴缺是和赵才等人一路。
这一路上,他们都遇见了不少文武。
“吴缺小友,早啊!”
“吴缺小友看上去,容光焕发啊,不过是年少英雄。”
“吴缺小友的年纪,也该成家了吧?”
他们都热情的和吴缺打招呼。
至于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不就是想要拉拢吴缺,亦或者给其留个好印象。
这种事在朝中,简直就是稀松平常。
“本将当初也有这个待遇,那时候的将军府,更是门庭若市啊!”
来护儿颇为感慨。
这话不假,毕竟在吴缺之前,他一直都是杨广身边的红人。
颇有取代宇文述的架势。
不过现在,形势已经发生转变。
从杨广对吴缺的多次态度来看,吴缺取代来护儿等人,已成必然!
不得不说,杨广还真是爱才。
“你小子,年纪轻轻仕途就一片光明,让人羡慕啊!”
赵才都忍不住嘟囔道。
他在吴缺这个年纪,也不过普普通通的文武官员。
哪能和现在的吴缺相提并论?
“可不是嘛。”
就连来护儿都有些羡慕。
他在吴缺这个年纪,不必赵才好到什么地方去。
对此,吴缺也只能苦笑不断。
进大殿,杨广已经坐在龙椅上,扫视下方众人了。
“宇文卿家怎么没在?”
他的目光,定格在宇文述的列位上。
“回陛下,老将军卧病在床身体不便。”
苏威出列解释道。
“是吗。”
杨广叹息一声,也没有多问此事。
他很清楚,宇文智及的事对宇文述打击太大。
竟然让其当着众多文武的面弑子。
“听闻老将军一夜白头,整个人都苍老不少。”
“可不是嘛,毕竟那是丧子之痛啊!”
“而且还是他亲手...”
“唉!”
众人说着,都是唉声叹气不断。
“肃静!”
杨广皱眉,议论的众人才相继停了下来。
“大军在平壤也休整得差不多了,是时候班师回朝了。”
他又道。
“陛下,需留下何人镇守高句丽?”
苏威问道。
这件事也事关重大,毕竟一个不慎,极有可能让高句丽卷土从来。
杨广眉头微皱,双目扫过在场文武一眼。
留下来的人地位需不低,兵马可能不多,但必然要是精锐。
至于心性方面,也决不能是有勇无谋之辈。
杨广的脑海中闪过诸多人选,但都被他给否定了。
“陛下,臣自愿留下。”
谁曾想就在这时,人群中响起一道声音。
杨广抬头看去,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于仲文。
“你?”
杨广愣了一下。
“陛下,九军大败臣有责任,所以想要留在此地将功补过。”
于仲文直言。
其余文武对此倒是没啥意义。
毕竟留下来,就是一个苦差事。
需要耗费不少精力征战剩余的蛮夷,还有一方蛮夷暴动。
而且一留下来,短时间内是无法回到京都的。
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长久留在高句丽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几乎无人愿意留下来。
留下来也意味着,他们的仕途基本到此为止了。
“诸位卿家对此,可有什么异议?”
杨广犹豫片刻,扫视众人问道。
“臣,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