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当兵训练累不累?答案是肯定的:累!非常累!特别累!
在所有的兵种里,参加阅兵训练的官兵,无疑是最苦最累的。
他们的累,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劳,更是心灵上的压力。
每天在操场上正步走,近20公里的路程。
别说正步了,就是每天徒步走20公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受阅队员们每天的训练内容几乎都是重复的。
上午练、下午练,甚至晚上休息时间,战士们还会自觉加练。
他们每天都要重复着那些单调枯燥的动作,就像机器人一样机械地执行着这些任务。
每个人的都要站的非常的整齐,所有的姿势必须整齐划一。
每个人迈出的节奏都必须要相似,这样才能呈现出一个整齐的方队。
这不仅考验着受阅官兵的意志力,也考验着教官们的水平。
不得不说,宁泽涛的训练水准确实非常出色。
而且,宁泽涛自己的分列式踢得也非常出色。
他的动作标准、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正是因为他自身的实力过硬,转业前,三军仪仗队才会看中他。
要不是因为这个,柳远方也不会专程将他请回来。
自从他接手训练以来,他首先注重的是方队的精气神和杀气的培养。
他深知,一支优秀的方队不仅要有整齐的步伐和规范的动作,更要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因此,在训练初期。
他并没有急于进行方队的具体训练,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队员们的斗志和士气。
他组织大家观看历史上的阅兵视频,让队员们深刻理解阅兵的意义和重要性。
他还亲自组织征召回来的前受阅队员们,为方队官兵们示范。
展示出受阅官兵应有的威严和气质,激励队员们向他看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方队的精气神和杀气终于被激发出来。
所有官兵们的眼神,已经不再空洞。
喊口令的气势,汹涌彭拜
这时,宁泽涛才开始正式进行方队训练。
他对每个队员的动作都要求极高,从步伐的大小、节奏的把握到手臂的摆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因为有过多次的受阅经验,所以他也很注重官兵们的思想工作。
休息的时候,他会讲自己的阅兵经历给官兵们听。
而他的这些经历,也正是受阅队员们所期待的。
一想到自己未来会走在TA门,可以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这些官兵们顿时就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在宁泽涛的带领下,176集团军的阅兵方队水准得到了显著提升。
7月初,总部阅兵指挥部对各方队进行了初步的考试。
在这次考核当中,176集团军取得了方队第二名的好成绩。
8月中旬,在这次考核当中,176集团军的阅兵方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连续上涨的势头,不但引起了集团军两位首长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