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事后被察觉,王爷也能以担忧桑榆再次抗旨、维护皇家颜面为由,恳请皇上开恩,或许还有转圜余地。”
陆鹤与听着奇士的分析,神色渐渐缓和,
他认真思考了一番,觉得虽然此计冒险,但眼下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狠狠心一咬牙,“好,便依先生之计!此事还需先生多多费心。”
于是,陆鹤与立刻召集王府侍卫,秘密安排任务。
侍卫们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如同四散的鱼群,潜入京城的各个角落。
他们或扮作普通百姓,在集市上佯装闲逛,实则留意着过往女子的面容;
或混入茶楼酒肆,在人群的闲聊中捕捉可能的线索。
与此同时,奇士精心挑选出府中经验丰富的嬷嬷和伶俐的丫鬟,组成培训团队。
他亲自将寻找到与桑榆相似女子的期望和要求告知众人,详细叮嘱培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嬷嬷们和丫鬟们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纷纷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迎接这个艰巨的任务。
几日后,一位侍卫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现了一位名叫苏瑶的女子。
苏瑶正在田间劳作,她抬头的瞬间,那眉眼间与桑榆竟有着几分神似。
侍卫心中一动,不敢耽搁,立刻将消息传回王府。
陆鹤与得知后,亲自带着奇士前往查看。
当他们看到苏瑶的那一刻,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希望。
虽然苏瑶衣着朴素,面容带着几分质朴,但眉眼间的神韵与桑榆确实极为相像。
陆鹤与诚恳地向苏瑶说明了来意,苏瑶起初有些犹豫和害怕,
但听闻是为了救人,又见陆鹤与言辞恳切,最终答应了帮忙。
陆鹤与将苏瑶接入王府,培训正式开始。
嬷嬷们围绕着苏瑶,从最基本的礼仪教起,如何走路,如何行礼,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纠正。
丫鬟们则在一旁讲述桑榆的喜好,比如桑榆喜爱兰花,平日里喜欢在花园中赏花吟诗。
苏瑶聪慧且勤奋,她认真学习着每一个细节,努力让自己更像桑榆。
然而,培训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次,苏瑶在学习桑榆说话的语气时,总是掌握不好那种温婉的感觉,怎么学都带着一丝生硬。
嬷嬷们急得直跺脚,苏瑶也满心沮丧,觉得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奇士见状,耐心地安慰苏瑶:“别着急,学习这些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你想想,桑榆姑娘自幼生活在富贵之家,言行举止间自然带着一种温婉从容,
你只需想象自己身处那样的环境,用心去感受,慢慢来。”
在奇士的鼓励下,苏瑶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学习,经过反复练习,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瑶的举止神态越来越像桑榆,甚至连一些细微的习惯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众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觉得事情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个月期限将至,陆鹤与带着“桑榆”进宫面圣。
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命运担忧。
陆鹤与心中忐忑,他深知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他悄悄看了一眼身旁的苏瑶,苏瑶虽神色镇定,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走进宫殿,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审视着下方的“桑榆”。
陆鹤与和苏瑶跪地行礼,陆鹤与强作镇定,声音却不自觉地带着一丝紧张:“陛下,桑榆已寻得,特来面圣。”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紧紧盯着苏瑶,仿佛要将她看穿。
苏瑶深吸一口气,努力回想嬷嬷和丫鬟们教她的一切,缓缓抬起头,露出温婉的笑容,言行间与传闻中的桑榆并无二致。
皇帝端详许久,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开口问道:“桑榆,你拒婚在先,如今朕再次赐婚,你可愿意?”
苏瑶按照之前的准备,轻声说道:“陛下,民女历经波折,如今深知陛下的恩宠,只是心中仍有些惶恐,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皱着眉头,又问了几个关于桑榆过往的问题,苏瑶都巧妙地回答了过去。
陆鹤与趁机进言:“陛下,桑榆历经波折,如今归来,身心俱疲。
且桑家对赐婚之事仍有顾虑,边疆战事当前,桑家财力支持至关重要,还望陛下能再斟酌。”
皇帝听后,陷入沉思,良久之后说道:“也罢,赐婚之事暂且搁置,待朕再做思量。”
陆鹤与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
带着“桑榆”退出宫殿后,陆鹤与长舒一口气,只觉得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苏瑶也放松下来,脚步虚浮,险些摔倒。
陆鹤与赶忙扶住她,感激地说:“多谢姑娘今日相助,若不是姑娘,此事难以如此顺利。”
回到王府,桑榆得知事情经过,对陆鹤与和奇士的谋划感激不已,
同时也对苏瑶的勇敢和付出充满感激。
但他们都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皇帝随时可能再次提及赐婚,
必须尽快想出更妥善的办法,彻底解决桑榆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