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次王庚属实是多虑了。
他回到学斋之中,发现竟不见那何七影子。
因心中实在有些七上八下,王庚索性将一个食盒摆在堂中,叫众人都来试味。
此时正是两课之间,哪怕国子学中人人不缺这一口吃的,听他把早上事情说了,知道这是给何七赔礼,也都愿意过来凑点热闹。
很快,就有人做出了点评。
“皮厚了。”
“味道也不够好。”
“完犊子了,是不是送过来花的时间太久了?我吃着这皮不对劲。”
有刚回来的人不知道始末,听说这些个吃食是王庚带回来的,众人尽在挑挑拣拣,实在看不下去,上前尝了一个,还给他捧场道:“兜子不就是这个味道,你们还想怎的?白吃白喝,还挑上了?”
然而等得这知是王庚吃了何七的东西,此时特地拿来给他倒赔的,此人立刻就变了脸,道:“那不成,这东西入不得小七的眼。”
又同王庚道:“我教你个乖,那外头食巷有个摊贩,挂个‘宋记’招牌的,每天早上卖绿豆蓉糯米饭,那摊主今早新出了几样烧麦,跟兜子差不离,皮却薄许多,味道十分好,你叫两个小厮明日早早去排队,多买些回来,小七肯定不会再怪你——今早还是我同他说,他才跑去买的哩。”
此人把话说完,再一抬头,却见王庚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变了,看着怪咬牙切齿的。
***
次日天边方才蒙蒙亮,宋妙就出了摊。
不管外头多少乱七八糟的事,食巷里依旧是热热闹闹的。
今日她特地来得早了些,想着不要叫那些个学生空等太久。
果然到得地方,自己惯常摆摊的位置处只零零星星站了几个人,并不多。
但还没等宋妙松一口气,才一走近,就见在地上摆满了长长的一排东西。
有陶壶、食盒、竹篮、竹篓,甚至还有木匣、藤筐等等,只要能装东西的,大大小小,排成蜿蜒的一条线,虽不至于挡路,却着实瞩目。
看到她的推车,有人已经驾轻就熟地叫嚷起来——“宋小娘子来啦!”
一时之间,呼啦啦几下,从后头墙边、角落里,还有不知什么地方,立时涌出来一群人,另还有刚从太学后门、南麓书院墙角钻出来的,见得此处场景,连忙拔腿狂奔,急忙跑来。
很快,地上排的器皿旁边差不多就都有了主人。
宋妙看得咋舌。
原来还能用这些个东西来帮着排队,排得还挺有秩序。
但后边来的就没那么轻松了,少不得往前挤。
比肩继踵之下,有人叫道:“慢些!别挤,别挤到人!搞出动静来叫学谕晓得就麻烦了!”
——这个一看就是南麓书院的。
人这么多,宋妙又一次甚至来不及挂招牌,就开始卖起来。
她很快察觉到今天的客人买的分量都比往常要多,而且要多出很不少。
糯米饭几乎都是人手五份八份的买,烧麦也是一要就是二三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