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余书库>穿越历史>武周天工谱> 第六十一回 韦氏毒杀中宗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回 韦氏毒杀中宗帝(2 / 2)

李旦听了这些谗言后,心中不免有些疑虑。他虽然信任林澈和太平公主,但这些大臣的话也让他心中泛起了嘀咕。林澈和太平公主察觉到李旦的态度变化后,心中十分忧虑。他们知道,若不及时消除李旦的疑虑,不仅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还可能危及大唐的未来。

林澈决定主动进宫,向李旦解释清楚。他见到李旦后,诚恳地说道:“陛下,臣与公主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这些年来,我们为大唐尽心尽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和百姓的福祉。那些大臣的话,皆是无稽之谈,望陛下明察。”李旦看着林澈,沉思片刻后说道:“林卿,朕也希望这只是一场误会。只是你和太平在朝中权势过大,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猜忌。你要知道,朕也有自己的顾虑。”

林澈听了李旦的话,心中明白他的担忧。他说道:“陛下,臣明白您的顾虑。臣愿意交出部分权力,以表忠心。同时,臣也希望陛下能给臣和公主一个机会,让我们证明自己的清白。”李旦听了林澈的话,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他说道:“林卿,你能这么想,朕很欣慰。这样吧,你和太平暂时先低调行事,朕会暗中观察。若你们真的忠心耿耿,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林澈从皇宫出来后,将情况告知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听后,心中有些气愤:“这些大臣真是可恶,竟敢在陛下耳边进谗言!林郎,我们该怎么办?”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安慰道:“公主,不要生气。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不怕他们的陷害。我们先按照陛下的要求,低调行事,同时继续为大唐的发展努力。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和太平公主虽然行事低调,但他们并没有放松对朝堂局势的关注。他们暗中调查那些进谗言的大臣,发现他们与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勾结,企图扰乱朝堂,谋取私利。林澈和太平公主决定收集这些大臣的罪证,将他们绳之以法,以绝后患。

他们利用在朝中的人脉和眼线,收集了大量关于这些大臣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证据。在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林澈和太平公主决定在朝堂上揭露这些大臣的罪行。这日,朝堂上气氛严肃,李旦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大臣们。林澈和太平公主走上前,向李旦行礼后,林澈呈上了收集到的证据。

“陛下,这些大臣心怀不轨,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还在陛下耳边进谗言,企图挑拨臣与公主和陛下之间的关系。这是臣收集到的证据,请陛下明察。”林澈说道。李旦接过证据,仔细查看后,龙颜大怒:“这些逆贼,竟敢如此大胆!来人,将这些大臣全部逮捕,严加审讯!”

在李旦的命令下,这些大臣被全部逮捕。经过审讯,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李旦毫不留情地将他们全部罢官免职,有的还被判处了死刑。经此一事,朝堂上的风气为之一振,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们也不敢再轻易进谗言。

林澈和太平公主通过这次行动,不仅消除了李旦的疑虑,还巩固了他们在朝堂上的地位。他们继续辅佐李旦,为大唐的繁荣发展而努力。而李隆基在他们的教导和支持下,也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君主,为日后的登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就在大唐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候,边关却传来了紧急战报。吐蕃得知大唐宫廷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故,认为有机可乘,于是集结大军,再次进犯大唐边境。边关守将拼死抵抗,但由于兵力悬殊,形势十分危急。战报传到长安,朝堂上下一片震惊。李旦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林澈和太平公主也出席了这次朝会。

“诸位爱卿,吐蕃进犯,边关告急,我们该如何应对?”李旦焦急地问道。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出兵迎战,但都没有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林澈站出来,说道:“陛下,吐蕃此次来犯,气焰嚣张,若我们求和,只会让他们更加轻视我们。臣愿率军出征,击退吐蕃,保卫大唐边疆!”太平公主也说道:“陛下,林郎所言极是。我们不能示弱于吐蕃。臣妾愿在朝中为林郎筹备粮草和物资,全力支持他的战事。”

李旦看着林澈和太平公主,心中十分感动。他说道:“林卿,太平,有你们二人在,朕放心。朕命你为帅,率领大军出征边关,务必击退吐蕃,保我大唐边疆安宁!”林澈领命后,立刻开始筹备出征事宜。他挑选了军中的精锐之士,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军事知识,对军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出征当日,长安城外,军旗飘扬,士兵们士气高昂。林澈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地站在队伍前,他望着远方,眼神坚定。太平公主前来送行,她看着林澈,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林郎,此去边关,凶险万分,你一定要小心。我在长安等你平安归来。”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说道:“公主,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你在长安也要多加小心,照顾好自己。”说完,林澈翻身上马,率领大军朝着边关进发。

一路上,林澈心急如焚,他不断催促大军加快行军速度。经过数日的急行军,大军终于抵达了边关。边关的局势十分严峻,吐蕃军队在边境上烧杀抢掠,百姓们苦不堪言。林澈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大怒,他发誓一定要让吐蕃军队付出代价。

林澈观察了吐蕃军队的营地和地形,发现吐蕃军队的营地位于一处山谷之中,周围地形复杂。他心中有了计较,决定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给吐蕃军队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命令士兵们在山谷两侧的山上埋伏好,准备好大量的滚石、檑木和弓箭。同时,他还派出一支小分队,故意在吐蕃军队面前示弱,引诱他们进入埋伏圈。

吐蕃军队见唐军小分队人数稀少,以为有机可乘,便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当吐蕃军队进入山谷后,林澈一声令下,埋伏在山上的士兵们纷纷发动攻击。滚石、檑木如雨点般落下,砸向吐蕃军队,一时间,山谷中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吐蕃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

林澈见时机已到,率领大军从正面杀出。他挥舞着长剑,冲入敌阵,士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吐蕃军队在唐军的两面夹击下,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四散逃窜。林澈率军乘胜追击,将吐蕃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战斗,唐军大获全胜,吐蕃军队死伤惨重,狼狈逃窜。林澈望着逃窜的敌军,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吐蕃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日后必定还会卷土重来。他决定加强边关的防御,训练士兵,做好长期抵御吐蕃的准备。

在林澈在边关奋战的同时,太平公主在长安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脉,为林澈的军队筹备粮草和物资,确保军队的后勤供应。同时,她还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周旋,稳定朝堂局势,为林澈在边关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边关的防御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士兵们的战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林澈在边关的威名也越来越远,吐蕃军队听到林澈的名字,都胆战心惊,不敢轻易进犯。而在长安,太平公主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大臣们的尊重和支持,朝堂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就在林澈和太平公主为大唐的繁荣稳定努力奋斗的时候,宫廷内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随着李隆基的逐渐成长,他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显现出来。李隆基心怀大志,渴望真正地掌握皇权,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而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对朝政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两人在一些政策和权力分配上产生了分歧,矛盾逐渐加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